赤日炎炎,7月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平均气温最高的一个月,小暑、三伏、大暑这些“热”词在这个月份扑面而来。新荷、蝉鸣、西瓜、水蜜桃,大自然以新的物态迎接夏天,人们也开始“吹空调、食冷饮”的居家避暑生活。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夏天可以过得颇为惬意。那么,距今千年前的古人,暑热如炊,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山林寻幽,夏日之趣
“天气热,找个凉快地儿待着。”避暑可不是咱们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寻幽的足迹可不少,“避暑空林酌,行歌采绿薇”,山林修篁,绿荫重重,恰是夏日好去处。
自然之中,自有幽凉处,湖边、山林、洞内纳凉是较为平常的办法。明代的钱塘名士高濂在其作《四时幽赏录》中分享了其去飞来洞避暑的经历:“灵鹫山下,岩洞玲珑,周回虚敞,指为西域飞来一小岩也。气凉石冷,入径凛然。洞中陡处,高空若堂,窄处方斗若室,俱可人行无碍顶处。三伏熏人,燎肌燔骨,坐此披襟散发,把酒放歌,俾川呜谷应,清冷洒然,不知人世今为何月。”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将避暑作为夏日之趣,赏荷、读书、垂钓……当素朴的躲暑需求遇上文人墨客,又添雅意。
风送荷香,亲水纳凉
虽说自然之境中,幽凉处不少,但外出避暑总免不了舟车劳顿之苦,于是,古人在居家避暑上开动脑筋。“五月芙蓉水殿凉”,风送荷香、亲水纳凉就是人间乐事。一些人家引水入户,建造凉亭、水殿。
在唐代,有一种临水而建的“凉屋”,或采用类似水车方式推动扇轮摇转,或者利用机械将水传到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如此便可将缕缕凉气送入屋中。还有一种凉屋,设计更为完备,有文为证:霍仙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雕之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