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五年来,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命题,实现了一个大国首都、一座超大城市的转型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北京样本。
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新京报评论部重点推出“关注北京党代会系列评论”,全面回顾北京过去五年的建设成就、积极展望首都未来五年的更大发展。
▲2021年12月6日,温榆河公园西园的沁湖上,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雪白的天鹅正悠闲游弋,时不时地梳理羽毛,踏水嬉戏。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水是万物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灵气所在。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依水建城,历史上几大文明古都与水系的兴衰密不可分。现代生活中,饭后河畔散步,周末河湖戏水,更是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在国际都市中,哈德逊河之于纽约,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水对一座城市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北京,作为一座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的超大城市,经过多年的系统谋划和接力治理,尤其是近五年河湖水质水生态的全面提升,正重新唤回碧水映京城的历史记忆。
五年接力干,涉水指标全面改善
五年以来,北京立足基本市情水情,针对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贯彻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城市发展要求,牢牢抓住“水”这个全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中极端脆弱、异常敏感和饱受关注的要素,深入统筹岸上岸下、上游下游、政府-市场-公众、环境-水务-园林等多部门联动以及资金投入与政策保障五个合力,不断强化源头控制、精准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取得北京水系的历史性全面改善。
据新近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8%,地表水考核断面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平原地区地下水回升5.75米,市域内五大河流全线贯通,纳入评价的48个典型水体处于健康等级的43个,占89.6%;处于亚健康等级的5个,占10.4%;标志性污染物氨氮,年平均值从2016年的5.40毫克/升,下降到了2021年的0.34毫克/升,降幅高达93.7%。以上数字无不告诉我们,不管是水质、水量还是水生态,北京的各项涉水指标已经今非昔比,老北京记忆中的“林成片、湖相连”的景象就要回来了。
消除黑臭水体,治理市民身边污染
黑臭水体与市民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环境获得感的重要来源,其治理被认为是“水十条”的难点。黑臭水体令人不悦的颜色和刺鼻难闻的气味,老百姓仅依据感官即会望而却步。
据北京市水务局早期公示信息,2016年全市共有黑臭水体57条段,长度约为248公里。笔者查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蔚蓝地图及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平台显示,上榜的57段黑臭水体均已完成黑臭清除。
随着重污染水体不断得到治理,水体的治理范围在进一步扩大、要求在进一步提高,新的水体被列入治理名单。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在北京持续实施的三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期间,总计多达142条、669公里的黑臭水体得到治理。再生水利用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补水河道水清岸绿,2021年实现北京五大河流全部再现“流动的河”贯通入海。之前臭不可闻的污水沟变成水质清澈、生机盎然的亲水乐园。每逢夜幕降临,城市喧嚣褪去,走出家门遛弯的市民越来越多。在提升城市公众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改善了局地小气候、提升了城市水系统的韧性。
对黑臭水体治理前后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家住萧太后河附近的居民。萧太后河早期曾是北京人工运河,有过“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的美好过往。随着周边社区扩张,城市管理滞后于人口增长,萧太后河变成了垃圾成堆、污水流淌的“牛奶河”,上榜住建部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名单”。
每到夏日,刺鼻的臭味甚至让周边居民不敢开窗。市区两级政府及时听到了民众的呼声,在沿线排污口全部封堵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理。先后投资建设了12.4公里滨水休闲廊道,4000亩新增绿化面积、1000亩湿地,3座新建公园、24公里绿道,同步实施了河道疏浚和防护工程,新建了水体循环系统,实现河道水清岸绿,让周边市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环境改善的幸福感。
▲2021年10月11日,北京世园公园内妫汭湖映照着蓝天。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共饮长江水,地下水位快速回升
曾经,北京人喝的水中三杯有两杯取自地下水,北京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超大城市。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钙镁离子含量高,家用热水器用不了多久就长满水垢。
但如今,稍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水壶里的水垢越来越少了,这得归功于长江水进京。自2014年12月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已经实现了7年安全稳定地调水,目前每年高达10亿立方米“南水”直输北京,相当于北京年人均水资源量增幅超过50%。随着调水量的递增,除了供应主城区7成以上的用水量,大兴、门头沟、通州等部分区域也陆续喝上了长江水,“南水”已经成为1300万北京市民的主力水源。此外,北京还建设了水量调节输水管线,实现了南水北调向密云水库的连通补给。
“南水”北上后,一方面替换了过去长期超采的地下水,另一方面有了更多水资源用于地下补水。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发布的最新地下水周报,2021年北京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5.31米,地下水储量增加27.2亿立方米。全市16个区地下水水位普遍回升,其中平谷区回升值最大,多达16.21米,其他区回升值介于0.68~12.14米之间。虽然相比1980年末,地下水位依然下降14.79米,但延庆、昌平的许多居民还是欣喜地发现,附近干涸多年的山泉再现汩汩清流。因为有了更多的再生水补给,过去许多缺水干涸的河道也复活了,河边居民楼都升级成为“河景房”。
改善水生态,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治水目标,除了通过污染防治提升水质和南水北调增加水量,最重要的还是确保水生态系统健康。在解决水质污染和水量极度短缺问题的同时,北京逐渐把治水的重点转向水生态修复。先后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水生生物调查、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水生态修复等技术规范,为全市开展河湖水生态修复工作和提升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提供了工作遵循和技术指导。
随着市域水质水量的双提升,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也明显改善。据最新的水生态监测报告,全市五大水系各监测点位监测到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分别达到116种、195种、207种和41种。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许多只能生活在清洁水域的指示物种越来越成为物种监测中的“常客”。时隔25年,永定河北京段再现全线通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大批量重返永定河。“挑剔”的黑鹳已成为北京市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直接“见证者”和“受益者”;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也在北京频频现身,潜水游弋、捕食繁衍。
▲2021年7月20日,亦庄新城滨河公园,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生态研究室主任钟震宇在用拾音器听音辨鸟。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亦庄新城滨河公园观测到震旦鸦雀的繁殖,还观测到绿头鸭、东方大苇莺等二十几种鸟类。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建立河长制,打造水环境治理示范
历史上的北京曾经是个水草丰美,河湖密集的地方,正是其优异的水源条件吸引众多王朝建都于此。
数十年压缩式的高速发展,曾一度让北京的水润京城梦想变得遥不可及。经过近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今天北京的水生态环境形势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转折性的变化,为北方特大城市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模式和示范。
在河湖“靓”起来的过程中,有一个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河长”。从2017年起,北京市全面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制,并将20个政府部门纳为河长办成员单位。
近年来,一些智能系统的投用进一步提升了河湖生态问题的处理效率。北京市为各级河长推出了“北京河长”App,软件可以看到巡河统计、问题统计、河长名录、河湖名录、重点任务、日常监督等内容,还能查询游河人数、雨水情等信息。河长可以查询北京河湖的各类信息,将发现的问题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反馈至平台,通知相应部门统筹解决,并查询进展。
此外,越来越多的市民组成了“护河小分队”,共同守护家门口的河。市民们不仅享受着水环境改善的显著变化,更开始亲身参与维护水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一位热心居民都是“河长”。
然而,作为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都市,放眼未来,北京的治水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人均水资源仍然远低于世界极度缺水警戒线,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也给超大城市的水安全与韧性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描述了到2035年的北京“水乡”蓝图,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北京要做到“林成片、湖相连,绿满京华,水映京城,鸟语花香”。目标就在那里,北京唯有以永不停歇探索的脚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回顾过去五年接力,我们对北京充满信心,对这座千年古都的未来满怀期待。
撰稿/刘永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