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李小云:乡村振兴为何需要自己的CEO?

从2015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在云南和湖北的十几个偏远乡村,动员政府和社会资源,带领村民进行乡村建设,通过改善村内外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嵌入式客房等一系列整体活动,不仅帮助偏远山区的村民摆脱了贫困,还探索出了一条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李小云逐渐发现,人才缺乏,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瓶颈。为此,李小云在云南省雁塔村、福安村等多个村庄,进行了培养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尝试。在5月26日举行的“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李小云教授讲述了他为乡村培养CEO的故事。

李小云:乡村振兴为何需要自己的CEO?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

谁来运营乡村产业?

2015年,李小云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在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开展扶贫工作,在河边村,他们花了4年的时间,了解了这个偏远贫困山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现偏远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比较完善的瑶族文化,恰恰是这个村庄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下,李小云带领村民对自家的房子进行了提升改造,并将每家农户多余的房子,改造成为嵌入式民居客房,打造出了以“瑶族妈妈客房”为核心的乡村产业新业态。

而在产业开始运营的时候,李小云和同事们发现,村民们并不懂得如何经营这些产业。“乡村里缺乏具有管理技能和经营能力的人。而这不仅仅是河边村面临的问题,而是很多乡村都具有的普遍问题。在过去多年的脱贫攻坚中,政策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但当利用政府的支持,把产业发展起来后,却要面对普遍性的人才匮乏的问题,谁来帮助乡村经营这些产业就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李小云教授说。

河边村遇到的难题,不过是更大范围乡村人才匮乏的缩影。村庄内部产业开发和运营、品牌打造和推广、市场对接与开拓,都需要懂管理和运营的人才,但大部分村庄都没有这样的人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真正缺的是可以经营乡村产业的人才。”

造成乡村人才匮乏的原因有很多。李小云认为,多年来因乡村缺乏就业和收入提升机会,乡村人才不断向城市流动,乡村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长大后要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工作。“城市中心主义”的经济和价值观取向是造成乡村人才匮乏的重要因素。“乡村几乎留不下人才,很多时候,乡村是一个人才的荒漠,这是现代化过程中给乡村留下的问题之一。我们发现,大部分富裕的乡村,都有一个致富带头人,这个人可能是村干部,也可能是农民企业家。但大多数贫穷的村庄中,都没有这样的人,而这些村庄的发展,的的确确需要这样的人。”

借用外部管理,农民难以获利

农民合作社是乡村产业常见的组织形式,尤其是近年来,在政策的激励下,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农民合作社已经逐渐成为乡村产业的经营主体。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合作社盘活了乡村资源,使得乡村资源变成资产,为乡村居民带来收益。“农民合作社是一个市场化的乡村经营路径,一个让乡村资产产生收益的组织形态。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组织形态,都需要专业化的人去经营,需要CEO,需要CFO(会计师)等,那这些专业人才从哪里来呢?”李小云说。

事实上,在全国各地,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多由村干部兼任,而村干部事务繁多,且不一定懂得经营。同时,一些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合作社、公司,同样也会面临不懂经营的问题。

“从经营乡村产业的角度看,乡村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管理经营人才断层问题。”李小云说。

为解决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借助外部的力量,成为许多地方共同的选择。比如引进外部公司,来打造和经营乡村产业。外部的公司有人才、掌握市场渠道,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村里引入公司,签一个协议,公司给村集体交一个转让金,然后把产业交给他们经营。

“这样的形态,我们叫借用外部管理资源,来弥补乡村的不足。”李小云说,“这固然可以解一时之急,但也有很大的弊端。最大的弊端是农民的利益无法保障。农民原本是产业的主人,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成了雇工。他们能够得到的,只有一些流转费,比如土地流转,一亩地一年八百或者一千元的收入,再如在公司打工的一些打工收入。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经验管理能力没有得到提升,也无权过问公司的账务。事实上,外面的承包公司,往往会获得乡村产业60%以上的收入。”

培养农民自己的经理人

农民缺乏管理和经营产业的能力,当他们的资源变成资产后,不能为自己创造财富,反而使得自己成为了产业的雇工,只能获得很少的收益。“所以我们一直在想,要培养一批农民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就好像城市中的企业和公司,有自己的职业队伍,有经理人,有设计师,有会计师,有营销队伍等。”

2020年,李小云和他的团队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六个村庄,开始了一项名为“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的实验,实验的内容之一就是引入和培育乡村自己的CEO。

“这是我们从2015年在河边村工作以来,就开始认识到的问题,后来想法逐渐成熟,要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就要有他们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就要有为他们自己的利益服务的专业团队。”

昆明市雁塔村,是一个传统的古村落,李小云和他的团队为这个村落设计了一个集休闲、农旅和文化于一体的乡村产业,“我们的思路,是依托古村落本身的房屋、空间、传统文化等,把村子打造成一个花巷,就像欧洲的小镇一样,吸引都市里的旅游者。人流进来后,我们又在村里打造各种业态,比如餐饮、文创、各种休闲场所、农耕文明体验、亲子活动等,并开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经营活动实验。”李小云说。

在昆明六个村的实验中,乡村CEO是实验的重要一环,具备产业管理和经营能力的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乡村CEO的体系,是基于我们过去多年在乡村工作的基本经验,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套如何为乡村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体系,当然,目前我们还仍然在探索。”李小云说。

乡村CEO培养仍有瓶颈

从2020年至今,云南的乡村CEO实验效果如何?李小云介绍,当前,乡村CEO的培养,仍有很多待解的问题。

“乡村CEO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懂乡村产业管理和经营服务的职业经理人。但实际上,乡村CEO和城市中的企业CEO,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李小云说,“在城市中,职业经理人只对他自己分内的工作负责,而且他的工作内容非常明确。但在乡村,面对的是整个乡村社会,所有的一切都要他来处理,因此,做一个好的乡村CEO,可能不比在互联网大企业中做总经理更容易。”

我们的实验也证明乡村CEO的工作并不容易。“乡村社会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共同体,乡村CEO除了要懂得经营管理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的发展状况,更要懂得乡村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关系。”李小云说,“因此,乡村CEO要学会更多的技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处理更加复杂的关系,难度非常大。”

在实验阶段,引入外部的职业经理人并不现实,因此更多的乡村CEO,来自村庄内部,多数是走出乡村又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这些乡村CEO所面对的,是熟悉却又陌生的村庄,熟悉是因为他们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陌生则是因为,在城市里工作的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乡村运转的规则。

“河边村的乡村CEO团队,已经重组了三次了。”李小云说,“村里的年轻人跟我说,工作不好干,听谁的呢?按照市场的规则,按照我们预先设计好的模式,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去运营,确实是理想的状态。但村里的干部、合作社的成员,很多都是他们长辈、亲戚,怎么处理和他们的关系?”

让年轻人回村,不能只靠情怀

为乡村培养自己的职业经理人,让农民真正获得乡村产业的利润,成为产业振兴的主体,仍需要为乡村培育CEO队伍,创造更好的环境,不仅是职业环境,也包括足够吸引人的待遇。

在昆明,李小云和他的同事们,遇到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乡村CEO的待遇问题。“我们在招聘广告中写得很清楚,不同职位、不同学历,工资各有多少?但实际操作中,乡村经理人的工资不能太高,高过了村干部、乡干部甚至县里的干部,是不太好的。”李小云说,“但这样的观念正常吗?在城市里,从来没有人质疑说,某个企业的高管工资太高,就是乡镇里的企业,老板给他的总经理多少钱,也不会有人质疑。为什么到了乡村CEO这里,高待遇会被人质疑呢?”

乡村缺少可以管理和经营乡村产业的职业人才,但如何才能让人愿意去乡村,为乡村的产业服务,为农民服务呢?“对年轻人来说,回到乡村,当然需要有理想和情怀,要热爱乡村,但同时,又不能只靠情怀,不能否认他们的基本待遇。要提供足够吸引人才的待遇,创造年轻人回乡回村的环境。”李小云说。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推荐阅读

军事

  • 格陵兰岛:遥远之地的挣扎与希望 独立之路点燃希望

  • 美加州山火肆虐 好莱坞明星豪宅被烧 紧急状态与疏散令发布

  • 涉尹锡悦夫妇“双特检法”未获通过 执政党反对致失败

  • 美国司机驾车加速冲向骑车人群,随后被骑行者砸车殴打

  • 泰国警察曾提醒中国人警惕工作招聘 谨防机场接机陷阱

  • 巴拿马外长称运河主权不容谈判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