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有一批农业科学家,围绕“做优一桌饭”,毕生破译各类食材密码。他们使大米更充足、猪肉更营养、鱼肉更鲜美、食用油更健康……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湖南农业科技工作者以一颗稻种,有力地回答了西方社会的疑问。
这是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古稻田遗址
为了让各地椒农的收益更有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团队研制了适配不同菜系的200多个辣椒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和团队为宁乡花猪量身定制了“秘方饲料”,让一头猪的“伙食费”省了数百元。
在宁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在查看宁乡花猪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带领团队,在湖南益阳南县开展了一场水稻“大阅兵”——用百里挑一的最优组合,来进一步培育“稻虾米”的专属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在实验室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在试验田工作
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曾突破草鱼人工繁殖技术,后来,刘筠的儿子刘少军也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备受市场欢迎的鲫鱼新品种“合方鲫2号”,就是刘少军团队的成果。
在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椒农对樟树港辣椒进行管护(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勉摄
过去,菜籽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芥酸和硫苷,经过多年攻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及其团队率先研发出低芥酸、低硫苷的“双低”油菜。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在油菜试验地里工作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一桌美味的科技密码
文字记者:丁锡国、周勉、袁汝婷
视频记者:丁春雨、洪凌
海报设计:潘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