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新华全媒头条丨一片叶,一千亿(3)

“茶马古道的‘复活’之路也是乡村振兴之路,去年那柯里村委会那柯里村民小组的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那柯里村党总支副书记张红亚说。

不同的风土人情孕育出不同的茶文化。在2011年“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2021年“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名录,让这个别具特色的民族茶饮加速走入公众视野。

文化研究、茶旅融合方兴未艾。在临沧市云县,有180多万株古茶树的白莺山古茶园,2021年挂牌成立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在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樱花谷,每年12月一株株冬樱花在茶山间绽放,景色秀美犹如仙境。

近年来,一系列茶文化著作、书刊、影视作品等陆续推出,位于昆明的西南林业大学还专门成立世界茶叶图书馆、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积极对接产业发展。

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这些与茶有关的20多类课程在云南弘益大学堂汇聚一堂,10余年来已吸引2万余名海内外学员。“我们要通过茶的教育,向全球传递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弘益大学堂校长李乐骏说。

科技赋能,为高质量发展再添鲜绿

巍峨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怒江奔流而下。彩云深处,福贡县老姆登村已从穷寨子变身知名旅游打卡地。

在山腰间,一株株茶树长势正好。今年56岁的怒族村民和大林是老姆登高山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目前,这个合作社已发展茶园2000余亩、带动农户200多户,茶叶年产量有10多吨,成为怒江特色生态农业的一面旗帜。

“目前合作社主要种大叶种和紫娟两种茶。”和大林说。

和大林的紫娟茶树源自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这是一个被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特异茶树品种,花青素成分达3.55%,目前已被推广引种30余万亩。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