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香兰的黎锦作品里,底色为黑色、蓝黑色的较多,偶有红色。白、黄、绿、紫等更多是作为综合搭配出现。“传统的黎锦蓝黑色居多,劳动时耐脏,洗起来方便。”刘香兰说,“现在日子好了,颜色搭配也比以前更丰富了。”
在黎族织锦的四个步骤里,“织”可能不是最难、最花时间的,却是最富变化和动感的。小小一部踞腰织机上,有17种工具搭配;正面织、反面织和双面织,织法各不相同;经纬线排列交错,组合出多种可能。黎锦采用踞腰织机织造,编织者席地而坐,把身体当作机架,投梭打纬间,提花的繁复绚丽程度甚至超过专业机器。
刘香兰站起身,开始介绍悬挂在室内的黎锦作品。“这三幅作品的图案融入了黎族特色元素,那一幅绣的是鸳鸯……”她说,黎锦的刺绣图案至少有100多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此引人入胜的黎锦,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过去黎锦是门难学的手艺,只能靠师傅手把手带着徒弟练习。在刘香兰看来,黎锦的传承需要顺应时代变化。于是,2005年,她成立了一家织锦公司,把全村妇女集合起来织锦。两年后,她又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创办了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免费开办织锦技艺培训班。
过去,只有女人可以学习黎锦编织,刘香兰却将自己的织锦技艺传给了儿子,儿子又传给了孙子。小孙子王程业3岁就开始学习织锦,如今刚刚7岁,已经学会了4种黎族织锦图案。
刘香兰还将传统黎锦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开发文创产品。当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出现在提包、衬衫、领带,甚至是驱蚊贴、名片盒上时,黎锦的魅力也逐渐声名远扬。
2009年6月,刘香兰被评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多年后的今天,黎锦编织技艺成为列入“急需保护名录”的67个项目中少数显著改善濒危状况的项目之一,仅五指山市就有2100多名黎族妇女在从事黎锦编织。
“世界上没有两幅同样的黎锦,黎锦应该不断地创新、发展。”刘香兰说,“黎锦的色彩,是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展现生命力。传承老技艺,绝不能拘泥守旧,要不断求新求变,让黎锦展现更强的生命力。”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