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亩血橙,目前只卖了一半左右,销路不畅,价格也不行,血橙最好的时候一斤能卖到8块到10块,现在只能卖到8毛到1块。”4月5日,重庆万州血橙种植户向清告诉记者。
血橙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因果肉和果皮鲜红而得名,被称为唯一含有花青素的橙子,于上世纪末引入中国,清明前后,正是重庆万州血橙上市的时候,但在今年,当地种植者,普遍遇到了价格大降、销路不畅的问题。
4月5日,重庆万州血橙种植户向清的果园,2000多亩血橙只卖了一半左右。受访者供图
受困的地理标志产品
血橙也叫玫瑰香橙,它红色的果肉,来自于血橙中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能,也使得血橙的外皮和果肉呈现出玫瑰红色。
血橙原产于意大利,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其中,重庆万州因地理环境和土壤特征格外符合血橙生长,逐渐成为了血橙的主要产地。多年来,血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影响力也逐渐提升,并成为万州的地理标志产品。
“2010年以后,血橙种植面积开始快速扩大。”重庆万州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那时候,血橙的地头价格每斤能卖到8-10元。此后,随着血橙种植面积的扩大,价格也逐渐下跌,“去年的时候,每斤还能卖到2-3元。”
数据显示,2021年,万州血橙年产量在11万吨左右,据介绍,今年的血橙种植面积大约15万亩,总产量12万吨左右。
4月份是血橙集中上市的时间,但今年价格暴跌,最低的每斤只能卖8毛左右,最高的也不过1.2元到1.3元。
种植户甩卖几乎难保本
价格暴跌的同时,销量也严重下滑,据了解,当地血橙目前出售的只有一半左右,许多血橙仍留在枝头。“本地的冷库容量有限,摘下来没地方放,也容易坏,”向清说,“但不摘也有问题,血橙5月左右开花,有些树上已经有花骨朵了,橙子在树上太久,对树的消耗太大了,容易影响下一季的结果。”
由于销售困难,在重庆万州,许多血橙仍留在枝头。受访者供图
价格下跌、销路不畅的情况下,当地的血橙种植户只能低价甩卖,“尤其是小农户,没有太大的抗风险能力,只能用很低的价格换销路,哪怕是8毛也卖。”当地乡镇干部告诉记者,“对规模化的种植户来说,价格低于1块基本上就亏损了,这些年来,人工、农资等都在涨价,血橙种植的成本也在上升。”
向清目前种植着2000亩左右血橙,是当地最大的种植户之一。向清告诉记者,他是2015年开始种的,去年在采摘前遇到冰雹,导致2000多亩血橙基本没有收获,“有的树都被冰雹砸死了,更不用说橙子了。”
今年,向清的血橙迎来了首次丰收,但又遇到了低价和滞销。“2000多亩血橙,产量大约在1000多吨,目前卖出去的,只有一半左右,还有一半,仍在等待购买者。”
期待大数据平台解困
曾经风靡一时的万州血橙为何遭遇困境?在记者采访中,当地乡镇干部认为,疫情导致的物流受阻只是原因之一,产业难以转型升级,种植户和市场对接难等,同样是造成血橙困境的原因。
早在2004年,万州就开始种植血橙,2010年以后,血橙面积开始快速扩张,当地干部介绍,“不仅万州,周边的区县也在不断种植血橙,面积大了,产量上来了,但品牌的影响力还没有起来,在全国的知名度不够高,销售越来越难。”
和其它商品不同,随着育种科技的进步,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而血橙引进已经30多年,在万州种植也有18年了。
同时,随着乡村的空心化,农田大多数由留守的老人种植,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当地干部介绍,“比如血橙种植,使用农家肥的效果更好,但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当前真正用农家肥的很少。”
价格下跌、品种老化,为何不及时更新换代?在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表示,更新换代并不容易,基层种植者,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很少,“如果换一个品种,一共有多少人在种?种植面积多大?这些都不知道,也不敢轻易换。如果能有一个全国农产品种植情况的大数据平台,可能会让种植者更轻松地掌握市场变化。现在销售方面,已经有一些平台,但种植方面,还缺这样的信息,如果能有这种平台,类似的情况可能会少很多。”
专家观点:
拉长产业链占据更大市场话语权
种植大数据是否能改变种植户和市场的关系?是否能避免跟风种植导致的降价、滞销等问题?
对此,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表示,种植大数据确实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市场信息随时在变化,要适应市场,甚至在市场中掌握主动,根本还在于让农户参与到产业链更多环节中。
“种植信息大数据,理论上是有可能建立的,当前,我们国家也在推动农村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在这方面,基础数据的整合非常重要。”杨德才说,“但同时,要建立一个足够给农户提供合理参考的数据库并不容易,如果基础数据整合不好,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可能反而会产生误导,这其实也是农业数字化、信息化的第一个难题。”
同时,杨德才认为,要让农民、种植户更好地适应市场,根本还在于拉长产业链,让农民参与到更多环节中去,获得农业附加值。“如果农民依然只是销售初级产品,不但风险难以预测,获得的附加值也几乎等于无。所以去年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做好农业的加工、销售等环节,把产业留在县域,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效益。”
近年来,各地在县域内发展规模种植,万亩茶园、十万亩果园等比比皆是,这给地方农业带来了转型困难、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为县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大规模单一的产品,确实很容易遭遇市场风险,但如果能够在产地拉长产业链,建成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一体的全产业链,就可以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这对打造品牌也非常重要,当品牌的影响力起来后,抗风险能力其实也会提升。”杨德才说。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