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4月2日电题:鲜花追思——从“亚洲花都”看清明祭扫新风
新华社记者王明玉、林碧锋
昆明女孩赵蕊依然记得,小时候她跟家人上山扫墓,拿假花、烧纸钱、放鞭炮。如今,她经营着一家花店,这些天,店里最畅销的是用于祭扫的菊花。她说:“现在流行鲜花祭扫,我们家也是。”
清明节前夕,记者走进素有“亚洲花都”之称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这里花团锦簇,来买花的人络绎不绝,黄色和白色菊花走俏。
赵蕊的花店颇受青睐,早上8点摆上的近5000枝菊花,中午刚过就卖了一大半。“以往都得晚上9点关店,今天估计6点就能卖完回家咯。”
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花商赵蕊在整理花束。新华社记者林碧锋摄
近年来,祭扫新风在市民中悄然兴起。“这两天已经卖了7000多枝菊花,能明显感觉到绿色祭扫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说这话时,赵蕊正忙着帮顾客精心选花和包扎花束。“今年我们家也拿了很多菊花去祭扫。”
在花店门口,一下买了126枝菊花的老两口引起记者的注意。74岁的昆明市民杨青云和老伴说:“我家有亲人安葬在公墓,以前都是烧纸钱祭奠,纸灰漫天、烟雾呛鼻。从前年起,我们开始用鲜花祭扫,环保又安全。”
“时代在变,祭奠的方式在变,但对故人的情感是不变的。”一句话,道出老人心中的坚定与温情。
3月30日拍摄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新华社记者林碧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