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长春,市民李先生回家的时候,看到电梯里放了一些吃的和日用品,上方贴有“物资共享,按需拿取,已消毒”的纸条,心突然一暖。第二次回家的时候,看到东西都拿没了。放东西的人是单元2楼的邻居,他非常好,放东西也没有宣扬。李先生表示,疫情期间,邻居能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到公共场合,挺不容易的。“邻居把自家物资放电梯供大家取用”新闻下面,网友纷纷点赞。
在分级管控、动态清零的应急响应机制下,涉疫城市的一些小区先后纳入封控管理。应该说,得益于提前谋划、有备而来,相关工作整体呈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的状态。然而也必须承认的是,具体到个体家庭内部,还是难免各有各的困扰。从日常生活模式切换到紧急抗疫模式,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能不能平顺切换、快速适应?这既取决于公共保障能力,也有赖于民间共济互助的行动力。
毋庸讳言,一旦某某小区涉疫被封控,所要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之一,就是“物资缺口”。特别是在“日增病例”较多、封控区较大的城市,“买菜难”更是暴露无遗。此类状况,其实很好理解。疫情防控忽然提级,全流程难免会有一段时间的“措手不及”。在这一时段,小区作为一个“生活共同体”的内部互济,尤为重要。邻居之间彼此打气、守望相助,就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纾解焦虑、提振信心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吉林长春,有邻居把自家物资放电梯供大家取用。这不是简单的“分享”,而是“把资源给到最需要的人手上”。封控小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社会”。至少在疫情初期,其所能接收到的物资驰援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尽可能内部挖潜,努力提高“存量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效率。同一项物品,对一些家庭来说是冗余,对另一些家庭来说却是“急需”。多一些按需适配,便能多解一些“燃眉之急”。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一一对接,随着“蔬菜包”等抗疫保障物资的跟进配送,封控小区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必然可以得到更及时的响应。而即便如此,或许依然会有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山东威海,有邻居为居家隔离男孩做生日蛋糕;在上海,有老人和邻居分享自家种的菜;更有长春小伙在小区隔离期间义务理发……这份难能可贵的邻里之情,既是同心战疫的兑现,也是战疫必胜的依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