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23日,北京金融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立一周年工作情况。该院副院长李艳红介绍,建院一周年来,北京金融法院收案6275件,累计标的额2193亿元,全面提升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占比较高,审结、执结案件3881件。
李艳红介绍,北京金融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中,涉诉金融管理部门分布广泛,已全部覆盖“一行两会一局”,并基本包涵全部金融行政案件类型。民商事案件中,独立保函欺诈、境外证券客户交易结算等新类型金融纠纷比较集中,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占比较高,其中不乏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首例”案件。
她表示,高水平搭建金融审判智库平台,法院金融案件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权责关系复杂,加之金融市场创新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为有效应对金融审判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积极推进金融审判智库平台建设。加强金融类案标准化审理,针对保险等案由建立“判点说理库”,出台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金融涉仲裁案件等多项办案指南,规范裁量权行使,促进“类案同判”。
建立专家陪审员、专家咨询制度,聘任首批26名顾问委员、专家咨询委员,充分发挥金融专家在新类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审判中的作用,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成立域外金融法治研究小组,对涉外、涉港澳台金融审理思路和裁判标准进行专题研究,不断优化涉外金融案件诉讼程序,促进涉外金融纠纷公正高效审理。
李艳红称,高标准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对照北京市委、上级法院关于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的部署要求,梳理确定首批26项具体任务并全部落实到位,基本建立了符合金融审判规律的审判体系。
例如,创新代表人诉讼实施机制、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使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到实处,强化证券违法民事赔偿的功能作用,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她还表示,开展数据协同,积极推动与监管部门的数据互联共享与风险联动预警,比如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对接,引入“冒烟指数”,通过金融风险的量化与分级预警,在各审判阶段对审判人员进行风险提示;同时将金融司法大数据纳入“冒烟指数”后台的人工智能分析,进一步精准评价企业综合风险的量化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