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石山”变“青山”见证转型发展

新华社武汉3月15日电题:“石山”变“青山”见证转型发展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三月,气温回暖,行走在鄂西北山区的尧治河村,一路青山绵绵、碧水潺潺……很难想象,这样的磷矿开采区会跟生态旅游挂上边。

尧治河村位于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平均海拔1600多米,群山怀抱间,九分山水一分田。1988年以前,当地人“吃的是供应粮,穿的是烂衣裳,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破草房”,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尧治河人能富,靠的是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回忆:“随着1988年梨花山戴家湾矿区的一声炮响,尧治河村从此告别了穷日子。一车磷矿石卖2000多元,别人都说这是傍上‘摇钱树’了。”

也正是因为矿,一座座青山成了光秃秃的石头山,被挖得千疮百孔。孙开林说,当时没有图纸,没有勘探,为了找磷矿,村民人人背着镐子满山挖,田毁了、山毁了,尘土飞扬,废渣满地。

“挖矿最疯狂那会儿,抬头都看不见蓝天,出趟门回来,眉毛、头发都是白的,全是粉尘……”曾背着镐子满山找矿的59岁村民宦玉卓回忆说,在家不敢开窗,没处晾衣服,山体滑坡等灾害也多了起来。

“矿总有挖完的时候,这样下去,子孙的‘饭碗’都要砸我们手上。”孙开林说,2013年,挖山20多年的尧治河村开始“治山”。

15个露天开采矿点、8家矿粉厂先后关闭,其中包括将尧治河人领上采矿路的戴家湾矿区;8个勘探项目被叫停;3家想入村投资的企业因环保问题被拒之门外。

为了留住青山绿水,“砍我一棵树,罚栽一片林”等10余条涉及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的管理新规被写进村规民约中。尧治河村党政办主任吕泳和说,村里累计植树造林超3000亩,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2%。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