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封面评论|别让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暴力”的延伸

3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据统计,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4.9%,明显高于同期全国人口70.4%的互联网普及率。

这份《征求意见稿》规定,严禁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并且明确平台责任义务。

从字面意义理解,网络欺凌就是发生在网络世界里的欺凌现象。如通过电脑、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故意且重复对他人进行攻击,或者采用威胁、排挤、骚扰或者传播谣言等行为。

以往,我们通常将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相挂钩,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网络欺凌的危害程度,因为在虚拟空间发生的暴力问题,影响只会更深刻、更长久。

可为何要强调,未成年人遭遇网络欺凌有权通知平台关闭账号?这要从两方面来解读。

一方面,它保护的对象,是指那些遭遇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当他们开始在网络空间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时,实施欺凌者可能会以匿名或伪装成他人的方式,将暴力、伤人、羞辱性的言论或图像传播开来。换句话讲,欺凌发生了,但欺凌者是谁,以及遭遇欺凌的是谁,往往很难辨明。

另一方面,有权通知平台关闭账号,其实是在填补空白。应看到,过去在部分游戏平台中,发生过类似“辱骂小学生”“抵制小学生”等行为,有时那怕对方不是小学生,可一旦操作技术不够精湛,或者出现了一些操作失误,就会被贯上“小学生”的标签,进而被他人孤立、排挤和辱骂,难道这不算欺凌?

实际上,欺凌不应该有轻重之分。此时平台最多能做的就是警告或者扣除一些信誉分,往往没有赋权关闭账号的这一功能。

区别于现实世界的校园暴力、霸凌等问题,网络欺凌的所涉及的形式,则早已从线下转到线上,又时刻与现实世界相关联,因此,它带来的伤害也将更严重和深远。

如今,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工具的频次越来越高,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或者一块智能手表,都与一些未成年的学习和生活紧密关联,这就导致,一旦出现网络欺凌问题,学生即便出了校园,欺凌带来的影响将会触及到家庭当中。

有了社交媒体,这种欺凌行为,还有可能会跟随未成年人回到家中。信息无时无刻在网上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对于涉及其中的人,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由于缺乏辨识能力和应对能力,他们往往会深陷其中,或者长期被笼罩在焦虑的阴影中,导致抑郁、狂躁和孤独感也随之而生。

比如,当遭遇网络欺凌时,不少未成年会认为,是不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问题?或者对现实社会产生一种偏向解读?

很明显,这份《征求意见稿》的目的,也是在提醒,成年人要时刻注意保护好未成年人。

因为,成年人往往会低估一些言论和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的危害性,也时常忽视他们所接触的环境和观念无法匹配等问题,稍微用力过猛,就会让未成年人陷入一种暴力、仇视的情绪当中。当然,正如一种观点所强调,或许未成年人并非全都属于“玻璃心”,成年人有时也需要得到保护一样,完善网络保护应是多方共同的责任,不管是未成年人、家长、学校还是平台、机构部门等,都需要合力才能做好。

推荐阅读

军事

  • 特朗普为什么觊觎格陵兰岛 自然资源与战略价值

  • 美国情报官:美国没有能力与中国打一仗,如果冲突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 上任后首次双边外访,日本首相石破茂将到东南亚 强化海洋安保与经济合作

  • 两栖攻击舰与航母界限会否变得模糊

  • 泰国相关部门将开会讨论入境政策

  • 特朗普为什么觊觎格陵兰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