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丨保夏粮 夺丰收 各地怎样行动(2)

地方植保随时随地进行田间管护

除了来自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大学的专家,从国家到地方的植保、农技推广系统的专家们,也早早把课堂安在了田间。

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我国建立起了一整套覆盖全国的植保体系、农技推广体系,遍布各个县的植保站、农技站,是保障农业生产的一线技术网络,这些农技推广和植保人员,更加熟悉当地的土壤、气候、种植传统甚至地方文化,是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就地转化的主要力量。

3月4日,在河南省台前县,来自各村的种植户,参加了一场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培训内容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一位当地农技干部是主讲人,他告诉农户,当前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和过去的大豆玉米套种相似,但又有不同,当前的技术,主要是适合机械化耕作和管理的技术,因此不能简单套用以前的方法。

不管是一对多的培训,还是一对一的田间指导,是地方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常态,“科学技术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前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时代,技术的力量越来越强,直接关系着粮食产量和农户的收益。”一位农技推广人员说。

病虫灾害需要提早预防

在更加温暖的江苏、安徽等小麦生产区,除了弱苗促壮之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早已经开始。

3月5日,安徽省蚌埠市,种植户吴瑞瑞正在用无人机进行飞防,无人机是他新买的,可以为自己的麦地喷药,也可以为别的农田提供服务,每亩地喷一次只需要几块钱。

地里的小麦长势不错,因此,及早进行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今年2月下旬,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印发《2022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方案》提示,安徽所在的黄淮麦区,要格外注意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茎基腐病、麦穗蚜等病虫害的防治。

一组来自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显示,通过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在三大主粮中,每年可以挽回近6000万吨的产量损失,这个数据,接近河南省全省2021年的粮食产量。

“及早做好病虫草害防治,是夺夏粮丰收的重要途径,”3月3日,在江苏兴化的一处麦田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研究员闫晓静说。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影王颖

推荐阅读

军事

  • 纽约车辆进入拥堵减缓区需交费 美国首例征收启动

  • “美国年轻人已经看到国家由越来越老的一代人管理”

  • 外交部:中方有关水电工程经过严谨科学论证 不会对下游造成不良影响

  • 被逼急了,格陵兰岛总理强烈呼吁:是时候独立了 摆脱殖民枷锁

  • 清迈华助中心回应演员星星失联 泰缅边境事件引关注

  • 高盛改主意了!下调黄金目标价,不再预计年底触及3000美元 美联储降息放缓影响金价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