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四川省人社厅与重庆市人社局共同发布《川渝地区2020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图/四川卫视《今日视点》栏目截图
近日,一份“川渝地区最新工资价位表”引得网友夸赞声一片。
这份表格非常细致,职业分类非常具体,既有按行业分类的,也有按岗位分类的,几乎每一个打工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对应项,也能看出自己在行业内排到了什么位置。
这张工资价位表的“出身”很正规。据锦观新闻报道,这份工资价位表是四川省人社厅与重庆市人社局共同研究形成的,全名是《川渝地区2020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该信息是在企业薪酬调查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样本也有足够的代表性——共调查了18个行业门类的12602户企业,涉及职工167万余人。调查的时期指标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这份表格一发布,就迎来了不少好评。究其原因,除了分类细致之外,还在于这张表格细化了常见的“统计叙事”,在“平均数”之外,很难得地使用了“中位数”等概念。
▲“川渝地区最新工资价位表”中,分别以低位数、下四分位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高位数五个维度来体现川渝地区的工资数据。图/锦观新闻微博截图
所谓“中位数”,其实是指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的那个数。无论最高数、最低数如何,它只取位于中间的那个。由此,中位数就避免了“被平均”的现象。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了中位数做平均数的补充,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资到底在什么“水位”了。也难怪有网友说:“终于看到中位数了!”
说实话,社会现在太需要翔实的统计数据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催生新职业、新群体、新阶层,也在加速人群之间的财富流转。而统计数字,是个人、企业的决策依据,也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对于经济运转来说必不可少。
确实也有人瞄准这块巨大的“市场需求”,炮制出了一张张经不起推敲的统计数据。比如前不久就有所谓“一线城市家庭平均年入近百万”“北上广90后存款超百万”等等荒诞的统计数据出炉,当然,随后也被一一辟谣。
而在某些互联网平台,网友容易被刻意营造的舆论氛围,或是聚集人群的“幸存者偏差”个案所影响,感觉随处可见“人均百万”“喜提豪车”。在这样的信息中呆久了,任谁都会迷惑:是自己太穷,还是别人太有钱?
▲网友对“川渝地区最新工资价位表”的评价。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或是为了收割流量,或是为了产品营销。当随意炮制的榜单随处可见,虚假的人设越立越多,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公众的认知偏差,催生出普遍的焦虑情绪。这个时候,社会就格外需要专业的统计数据,廓清种种虚浮表象,准确反映现实。
这就是人们点赞这张工资表的社会背景。其用专业和细致,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川渝地区各行各业的真实面貌,具有某种“一锤定音”的效果。
其实,这张表格不只是有“中位数”,还有“低位数”“高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等。这避免了人们看到统计数据动辄给出“拖后腿”或是“太低了”这种直观评价,数据足够细致,人们就能各得其所,找到自己的所在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榜单是四川和重庆联合发布的,这种格局与视野,体现了相当的“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四川和重庆两地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人员往来,联系都十分紧密,行业分工、就业分布也彼此嵌套、相伴相生。在强调城市集群发展的今天,两地共同调查、共同发布,也就有了更准确与全面的还原度,也提升了数据本身的参考价值。
也有人说,这个数据不够“新”,2022年发布的是2020年的数据。考虑到庞大的样本,这样的调查时长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慢一点、稳一点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相关部门要看到社会对权威科学数据的巨大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工作,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参照系。
特约撰稿人|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