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新春走基层丨春光里的“慢火车”

新华社兰州2月9日电题:春光里的“慢火车”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李杰

春意渐浓,暖阳下白雪渐渐消散。长征车站站台上,24岁的刘乐踏上返程,开启新一年的奋斗,背包里是母亲做的馍馍,而带她驶向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仍是那趟熟悉的绿皮“慢火车”。

车厢里座椅整齐、过道明亮,乘务人员正帮助旅客安顿行李。刘乐格外享受火车上的惬意。刘乐十几岁第一次离乡,便是乘坐这趟列车。如今,她又随着车轮滚滚走向远方。

这是往返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西站与长征车站之间的7515/16次“慢火车”,全程运行94公里,票价6.5元。在过去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趟大山中行驶的列车曾是沿线群众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长征车站的车站值班员史小峰,对这条铁路、这列车更是有着别样的情感。二十世纪中叶,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白宝支线(白银至宝积山)开工建设,史小峰的父亲史国瑞成为第一批建设者。

那个年代没有重型机械,只有铁锹、手推车、钢钎等简单工具,史国瑞和同事睡草席、住窑洞,用双手铺就了这条铁路。“那时虽然辛苦,但很快乐,因为国家需要。”1972年,随着长征车站建成通车,结束建设任务的史国瑞选择留下来,成为一名扳道工。

如今这趟火车已经在铁轨上来回往复了50载春秋,曾经在史国瑞眼里冒着蒸汽的“绿虫虫”早已换装上了内燃机车组,这趟列车的车次和区间也经历过数次调整,但驶向春天的旅途从未停止。史小峰也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负责长征车站调度工作。

作为车站车辆调度工作的“CPU”,史小峰在值班的12个小时里,要时刻思考进路的排列、股道的运用、车辆的调度……时代在快速发展,但“慢火车”的使命依然在薪火相传。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