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春来又一载继续加油干(一线探民生)(2)

“还要把村里的产业品牌化。”蔡培东说,村里种有柑橘、李子,水产品质也很好,缺的就是好品牌。未来,蔡培东希望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叫响王家沟自己的品牌。

脱贫户刘吉贵——

发展香菇产业

一起劳动致富

没等过完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沙坝村村民刘吉贵就钻进了他的香菇大棚,一个个菌板挨个检查。他去年在街道农村信用社贷款5万元,靠着这笔钱,刘吉贵还承包了20亩菜地,和妻子两个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农信社给我们发放的贷款都是没有利息的。”刘吉贵说。刘吉贵一家是在2017年脱的贫,这几年来,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村里的帮扶,收入逐渐稳定。还完贷款,去年一年的净收入有十五六万元。“一切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靠自己劳动赚钱的感觉真好!”刘吉贵欣喜地说。

“在国家政策提供的住房、医疗、民政救助等补贴基础上,让脱贫户们不再依赖低保,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生活,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沙坝村党总支书记郭继认为,对脱贫户最大的帮扶,就是提供劳动脱贫、劳动致富的思路。

为了让脱贫户们种得更安心,沙坝村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由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种植技术。“就比如我们学种香菇,菌包水分、温湿度调节、采菇等技术,讲究很多,这些知识我们都是从头学起来的。”刘吉贵介绍,村里还会定期开办技术培训班,电焊、保洁、刺绣等,让脱贫户们有一技傍身。

除了教技术,合作社还提供统一收购服务,让种植户种出来的菜不愁销路。“收购指导价是保底浮动的,在提供保底价的同时,若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则按照市场价收购,最大程度保障种植户的利益。”郭继介绍。在沙坝村还有个“爱心超市”,超市里的商品不能用钱买,而是用积分兑换。积分从哪来?“做好事有积分,把生产生活做好也有积分!”郭继说,每年村里的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会组成评议小组,对各家各户的生产、敬老爱老、家庭和谐、环境卫生、做好事等情况进行积分评比,年底可以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不仅鼓励村民发展生产,也有助于发扬文明的家风村风。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