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虎年到,诗词林中觅“虎”踪

新华社沈阳1月31日电题:虎年到,诗词林中觅“虎”踪

新华社记者赵洪南

农历壬寅虎年将至,诗词林中觅“虎”踪。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邵凤丽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百兽之王,历代文人骚客中多有为“虎”填词赋诗者,有的一展雄心壮志,有的抒发家国情怀,这些都充实了虎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虎年到,诗词林中觅“虎”踪

1月27日,小朋友在湖南省道县城区一年集市场上挑选年货。新华社发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唐代李白的《猛虎行》是其在躲避安史之乱途中创作并赠予书法家张旭的一首诗,诗中将安禄山叛军比作吃人的猛虎。邵凤丽说,面对大唐危在旦夕的局势,诗人肠断泪下,为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灾难痛哭,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唐代张籍的《杂曲歌辞·少年行》中“独到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铛”,通过对猎场射虎的描写,展现出少年英气勃发的威武气概。

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充满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将全词的豪情渲染到极致,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看见英雄策马敌营,孤胆深入,活捉叛将的英雄壮举。

邵凤丽说,中国有许多传统节庆,春节是大家最重视的节日,重温这些藏在诗词里的虎文化,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传承中华文脉气象。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