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纸上生福寿 他将京派剪纸当作一门干到老的手艺(2)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一下申奥,但又想一般的剪纸作品肯定不行,就想出了设计制作一幅大型作品的想法。”为了创作这幅巨型剪纸,张晓林在家附近租借了一间大会议室,几乎每天的凌晨两点,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定好了目标,我就只管奋力干。”张晓林携全家人花了三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这幅作品。他请来单位的十几名同事,帮助他将剪纸完全摊开,“剪纸太大了,需要很多人一起用力,一不小心撕坏了,整幅作品就白费了。”剪纸完成了,张晓林从楼上往下看,90平方米大小的剪纸平铺在地上,人在边上显得特别小。

纸上生福寿 他将京派剪纸当作一门干到老的手艺

张晓林携众人展示《奥运之光照中华》。受访者供图

后来,这幅作品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张晓林就将它无偿捐赠给了北京申奥委,后收入体育博物馆。像这样的挑战,张晓林从来都只有迎难而上,他说,纹样是最丰富的,同时也可以自己设计、自己变形,创作的过程,都是一次进步和提升。

如今,依托于数据库,张晓林也一改以前的收藏习惯,将自己感兴趣的纹样录入进电脑中,方便调取。他说:“我出门坐公交车,看的都不是风景,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个图案不错,可以用在以后的作品中。”张晓林除了收集纹样,也喜欢自己设计作品,他将剪纸中三角、圆形、花边等基础图案进行组合和变换,如今创造出了130多个基础纹样,张晓林说:“有了这些素材,可以扩大我的创作空间,也能更容易实现我的想法,达到想要的效果。”

以剪刀代笔仍在战斗

张晓林开始接触剪纸,是因为母亲。他说:“我小时候喜欢画画,也没有刻意去学,当作一门兴趣渐渐就上手了。”过去,村子里总会有些红白喜事,便会请剪纸手艺人帮忙,贴个窗花或者是画个纸人,张晓林说:“不可能靠这个赚钱的,更多是吃一顿饭,剪纸是成不了谋生手段的。”

在48岁之前,张晓林是有工作的。后来,他从单位辞了职,平日里就靠参与一些展会活动赚钱。张晓林说:“一张红纸能值多少钱,最开始一张A4纸大小的剪纸,也只能卖三十元,年底能卖得好一些,但是对家里生活来说,还是很难保证的。”整整十二年后,发了退休金,张晓林才有了剪纸之外的生活补贴。

纸上生福寿 他将京派剪纸当作一门干到老的手艺

张晓林应邀进行剪纸展示。受访者供图

传统艺术在张晓林看来,并不是一件大众化的事情。“我认为艺术是很个人的表达,一旦它成了规模,有了商业的加入,就少了原先我们追求的东西了。”一面是商业化的困境,一面是对艺术的坚持,张晓林不愿在剪纸这件事上缩减时间,他说:“剪纸就跟做文章一样,我是以剪刀代笔,创作更多作品。”

2014年,邻居家的一场大火,熏黑了张晓林住了很久的平房,他搬了出来,租住进了小区的楼房里,但不再在墙上挂自己的作品了。他说,他在等一个平房搬迁的机会,一间宽敞明亮的工作室,一个足够宽大的工作桌,是他对未来艺术生活的所有期待。

新京报记者陈璐

推荐阅读

军事

  • 日本敦促驻日美军加强纪律整顿 防止性侵再发

  • 基辛格直言:美国已搞垮4个“世界老二”,而中国将是下一个目标

  • 日本敦促驻日美军防止再发生性侵 加强纪律整顿

  • 意总理宣称特朗普觊觎格陵兰为警告中国 维护美国战略利益

  • 美智库宣称美国再蠢下去中国就要赢了 渲染中国威胁论

  • 泰国紧急颁布法令,总理对华承诺,不到24小时,又一中国模特失联 多名中国公民接连被骗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