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扎根黑土地做强“农业芯”

“年年增产咱靠啥?良种良法,缺一不可!”算起“卖粮账”,刘运生笑容满面,“总共收入40来万元,比去年涨了3万多。”

刘运生是黑龙江省桦川县梨丰乡繁荣村种粮“老把式”,在水稻选种上,他敢闯敢试。10年前,他带头试种“龙粳31”,每公顷增产1吨;去年他又尝试了新品种,每公顷又增产近1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刘运生增产增收,靠的是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

这个10人的团队,深耕黑土地20余年,已育成水稻品种47个,累计推广面积2.2亿亩,增收稻谷105亿公斤以上,增创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94亿元……日前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这个育种团队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过去,黑龙江三、四积温带种植的水稻主要是国外品种。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潘国君回忆,当时在田间调研,常遇到农民指着他调侃:“你是育种专家?哪个品种是你们搞出来的?”

然而,国外品种种植单一、抗病性减弱等问题一天天凸显,稻农们迫切需要更好的新品种。

“作为团队带头人,我的压力很大。”潘国君带领团队明确了研发目标:“一定要育成更耐寒、更抗病、适应性更强、丰产性更突出的国产品种。”

播种、观察、记录、选择,用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理想的材料,然后再播种、管理、对比试验……

试验大棚里,团队成员一蹲就是四五个小时;大田里,弯着腰一站就是大半天,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满身是泥水……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主任刘传雪说,“尽管辛苦,但稻田就是我们眼里最好的风景。”

品种改良的过程,经常一波三折。“龙花00233”精米产出率不高、“龙花02063—1”抗病性不强……一个个新品种被接连培育出来,但综合性能没超越国外品种,不足以被稻农接受。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