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镜头里的平凡与不平凡(2)

沿着隐藏在深山密林中一条叫作“庙背冲”的小溪沟上行三四百米,在科研人员的指引下,我们幸运地见到了两只野生鳄蜥,其中一只还是去年出生的亚成体。

在罗坑自然保护区内,还有约50个与庙背冲溪沟一样生活着野生鳄蜥的小溪沟。科研人员在2020年进行的野外种群调查中,发现了121只鳄蜥实体,依据概率学统计方法,估算整个保护区的鳄蜥数量约为770—887只,这比2012年增长了30%多。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镜头里的平凡与不平凡

↑2021年5月13日在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庙背冲溪沟拍摄的野生鳄蜥亚成体。

罗坑自然保护区原是保护森林生态的,自2001年科研人员首次在这里发现野生鳄蜥后,这里的主要保护对象调整为鳄蜥及其栖息地,并在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较成熟的鳄蜥人工繁育基地。

广州疫情风暴眼中的隔离亲历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所在的街道会变成疫情高风险地区,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居家隔离长达一个月。从5月下旬广州发现确诊病例到两个街道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再到6月中下旬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直至完全解封。我作为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经历了从疫情突然发生的新闻“遭遇战”演变为既要遵守隔离要求又要坚持报道的“持久战”全过程。

借助专业相机、口袋相机、智能手机等各种装备,我抓住一切机会进行采访拍摄。我拍摄的图片多次被报纸在头版刊登,有的还被新华社微博转载后登上新闻热搜榜,并进而被很多电视台、平面媒体和社交平台转发。

20多天不出隔离区,劳动量一点不比日常工作轻松,体重也下降了六斤。在这段特殊的采访时间里,我收获了难得的疫情核心区体验,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挑战面前的媒体报道转型的探索体会。

我所在的新华社广东分社从疫情一开始就成立了报道小组,工作联络群里不断提示我和同事要挖掘抗疫当中的群众故事。于是,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的医务人员、警察、以及那些在危急时刻站出来主动承担的志愿者,他们传递出的正能量被定格成一幅幅照片,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也不断激励着我和我身边的人。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镜头里的平凡与不平凡

↑2021年5月27日,在广州荔湾区广钢新城核酸临时采集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镜头里的平凡与不平凡

↑2021年5月27日,在广州荔湾区白鹤洞街道一小区检测点,荔湾区骨伤科医院的医护人员给换班下来的同事喷洒消毒液。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