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1年,“双减”无疑是热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教育改革举措之一。5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7月,这一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此后,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从校内到校外、从家长学生到校长老师,无不随着政策实施作出或多或少的调整和改变。
福州仓山举行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展示落实“双减”政策以来的教育教学成果。
回望:“双减”真的减了吗?
“双减”的成效毋庸置疑。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纷纷转型关停,地铁里、电视中校外培训广告难觅踪影,学校课后服务覆盖更广选择更多,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总量减少。
根据教育部12月21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监测情况,政策落地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等得到明显改观。
12月2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双减”工作情况。
教育部数据显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营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到目前的91.9%,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
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教育部学校直报平台收到的无记名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
思考:政策背后,是怎样的教育改革指向?
“双减”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它是教育发展改革棋局上的重要一步。从这一步着手,要撬动的是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构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圈。
上海市一名教师正在阅读根据“双减”政策及相关规定重新修订的作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