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湾边防连,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植被茂盛的丛林地带,那里看似风景如画,实则条件艰苦。据防疫部门检测,蚊虫高峰期,每立方米空间蚊虫多达5200多只,所以也被人们称作“蚊虫王国”。
北湾边防连驻地地势平坦,两岸遍布的沼泽和杂草成为了蚊虫繁衍的天然“温床”。打建连之日起,官兵们就开始了与蚊虫的战斗,“点着牛粪打篮球,烧着茅草上厕所;蚊帐里面开班会,夏穿棉袄去巡逻”是连队流传的顺口溜,也是驻地独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总台央视记者徐明远: 官兵们在开展室外活动前,要提前烧一些牛粪和艾草,再用驱蚊剂从头到脚喷个遍,戴上防蚊纱巾,然后才能放心地开展娱乐活动。
入夏前,上级为连队配发了驱蚊凝胶、驱蚊剂和消肿止痒的10余种防蚊祛痛药品,同时,20套太阳能灭蚊灯安装在了营院内的角角落落,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官兵们的生活都得到了全方位保障。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指导员杨立保: 过去我们官兵夏天都是在室外开展训练,官兵们被蚊虫叮咬后流脓、休克、伤口溃烂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在上级给我们修建了室内训练场,我们夏季一般都在室内进行训练,战士们叮咬致昏致伤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还有我们院子各个角落放置了20个大型太阳能灭蚊器,这是一个地方公司捐赠给我们连队的,灭蚊效果也很好,每天灭蚊的数量能装20多个军用脸盆。
连队新兵刘志伟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先清理灭蚊器里边的蚊虫。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列兵刘志伟: 如果长时间不清理的话,长时间累积,灭蚊灯上面就会糊满蚊虫,底下的盒子也会盛满蚊虫,那样就会大大降低灭蚊灯的灭蚊效果。你看,现在每天都可以清理这么多蚊子。
北湾边防连的官兵们说,蚊虫只不过是他们生活中的调味料,蚊虫改变着官兵的生活方式,也磨砺着官兵的意志。
这天是连队前往中哈39号界碑徒步巡逻勘察的日子,那里素来被称作“蚊子窝”。巡逻出发前,官兵互相检查防蚊服的密封情况,在领口、袖口、裤口等容易裸露的位置上,逐一喷涂驱蚊药。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克孜乌雍克边防营营长侍大磊: 今天由我带队,对防区39号界标进行巡逻,主要任务是对沿边一线边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官兵离开营区,一路徒步前进。他们穿过茂密的灌木,蹚过成片的沼泽,在扑天盖地的蚊虫袭扰下向目的地徒步前行。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四级军士长吴春思: 天气太热了,驱蚊药刚喷上还管用,一会儿就蒸发了,蚊虫就立马扑上来了,我带了两瓶药,一瓶已经快见底了。
北湾地区的蚊虫种类多、毒性大,虽然官兵防护措施齐全,经验不足的新兵还是被蚊虫钻进了防蚊帽中,把脖子咬得通红。军犬炎龙也忍受不了蚊虫叮咬,突然跑进额尔齐斯河中,在河中将身上打湿,再也不愿上来。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四级军士长吴春思: 炎龙已经入伍8年多了,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守防老兵,在它之后已经有多条军犬因蚊虫叮咬牺牲了,为了炎龙驱离蚊虫,我们专门搭建了犬舍和蚊帐,这样能大大减少蚊虫叮咬的伤害。
战士们穿过重重蚊海,终于抵达了39号界碑。一代代戍边军人驻扎在北湾边防连,从建站到现在,他们发扬连队“蚊虫叮咬不言苦,牺牲奉献不言亏,卫国戍边不言悔”的“三不言”精神,与蚊虫的斗争已经有57年,用青春和热血,在一次又一次的巡逻中践行了戍边使命。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指导员杨立保: 战蚊虫、履使命,巡逻在边防一线,在“蚊虫王国”中筑起一道钢铁长城,见证祖国边防的安全稳定。
(总台央视记者刘冠青)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7月27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大厅响起开市锣声,新三板精选层正式设立并迎来首个交易日,首批32家挂牌公司集体晋层。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孝金波)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长江上游已经形成第3号洪水,国家防办强调,要毫不放松夯实巡查防守责任,进一步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