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这里来,工作有了着落,还能照顾家里人,交通也方便,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比在老家好太多了。”龙书说,以前村里学校离家远,孩子上学得摸着黑出门,沿着山路走两个多小时。现在,社区里就有学校,几分钟就能到。
从搬出大山到在城区安家扎根,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逢山开路 找到致富密码
新河社区位于赫章县水塘堡乡,是一类贫困村,2018年从邹家院至爬头寨的通组公路项目建成,惠及新河社区下邹家院、花场坝、爬头寨3个村民组156户867人,村民姚文黔也是这条通组路的受益人之一。
由于外出务工收入微薄,2018年年底他回到老家,打算在乡里找一份工作。考虑到路况改善,姚文黔做起蔬菜水果买卖的生意。他用在外打工10年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农用车,每天收集本村的应季蔬菜水果去附近村组售卖,仅仅过了两年,他就用闲钱换了一辆全新的面包车。
在新河社区切实受益的不止姚文黔一个。“‘组组通’实现了,村民们就可以种一些对新鲜度有要求的水果。比如去年,新乡社区一共种了100亩葡萄和245亩李子。”新河社区驻村干部赵梅英说。
吕家河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部,距威宁县城18公里,全村居住着729户3226人。村民李云慧在当地成立合作社,发展马铃薯种植。优质的土壤条件让马铃薯喜获丰收,市场价格也很可观,但交通问题却让李云慧犯了愁。
“第一年种下来特别好,但就是运不出去,烂在手里的马铃薯可能有数吨。”看着成吨的土豆烂在地里,李云慧是说不出的心疼。无奈之下,他们只有请工人将土豆用箩筐背到村口,再用拖拉机拖到县城。但是,这不仅运输效率低,而且损耗大。“路通了以后,从这里到威宁县城只要40分钟,我们买了两辆小货车,一天轮流着跑,可以跑三四趟,也不用再担心蔬菜瓜果烂在田间地头,太好了!”
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 (朱紫阳)记者今天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了解到,近期,我国长江、淮河流域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受灾群众转移到防汛安置点临时居住。安置点人员集中,临时用火、用电增多,火灾风险加大
7月20日王家坝开闸泄洪 淮河水涌入蒙洼蓄洪区 一个个庄台变成一座座水中小岛 这些年16次奉献牺牲 一边饱含热泪 一边毅然扛下 类似蒙洼这样的行蓄洪区 今年已启用8处 父老乡亲 舍小家为大家 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