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青海生态扶贫新探索观察(3)

青海生态扶贫新探索观察(3)
2020-07-14 13:03:01 新华社

“好产业”孕育“好日子”

“我们村有做黑陶的传统,现在村里成立了制陶企业,做黑陶成为不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玉树州囊谦县吉曲乡山荣村古陶器传承工程中心员工才角仁增说。

囊谦黑陶历史悠久,山荣村被称作“黑陶之乡”。黑陶原材料与制作工具都从当地取材,许多村民学手艺“靠山吃山”。然而山荣村地处偏远,黑陶销售、运输不便,生产难以形成规模,脱贫困难重重。

“自从搬到县里的扶贫产业园后,借助政策扶持、平台推介宣传,黑陶产品的运输、销售问题迎刃而解。”才角仁增介绍。

产业发展起来,脱贫才有根基。在澜沧江畔的囊谦县,政府引导支持12家特色企业入驻扶贫产业园。当地农牧民传承藏族传统手工技艺,生产藏式黑陶、泥塑面具、传统毡帽等特色产品,销往国内外,带领大批藏族群众踏上致富路。

位于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自然条件较差。眼下,这片高原草甸上,玛多4.4兆瓦光伏扶贫联村电站十分显眼。

绵延铺开的光伏板闪耀着幽蓝光泽,收获着高原阳光的“馈赠”:这座电站年发电收入540万元,惠及玛多县11个贫困村的621户1774名贫困人口,实现户均年增收5200元以上。

玛多县副县长孙庆生说,光伏扶贫电站是带给贫困群众“好日子”的暖心工程,也是扶贫产业健康发展的“造血”工程。据介绍,截至6月底,青海39个县市区建成了总容量73.3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惠及当地1622个贫困村。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