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15年助力群众脱贫致富,他成了当地的“活地图”(2)

15年助力群众脱贫致富,他成了当地的“活地图”(2)
2020-07-01 15:40:01 新华网

可还没开始,陈富宝就打起了退堂鼓:“我没本钱,还只有一只胳膊……”

听了这话,李庆峰对他说:“没本钱,可以拿着桃子推销赚钱;没有胳膊,还有腿和大脑。只要真诚待人,还愁没人跟你来村里买桃子?”

在李庆峰的劝说支持下,陈富宝走上了推销艳红桃的路子。“为客商与村民牵线搭桥,村民每卖出一箱桃子,我能获利1元。”很快,陈富宝就赚到了2万余元。

看到陈富宝贩桃成功后,李庆峰的目光又盯上了漫山遍野的桃树,他开始鼓励村民规范化种植艳红桃。

早些年,有些村民因为桃子收获周期长、投入精力大而想改种板栗、人参等别的。特别是2012年春季,桃树因气候原因大面积死亡,愁坏了不少人。

为了保住桃树,李庆峰跑到宽甸县农业局请来果树专家,与专家、村民一道爬山坡、钻桃园查看受灾情况,同时协调地方政府下拨专项资金,为果农购置农药、肥料和种植器具。

“好在庆峰坚持,才保住了这些果树。”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说。

拦住了村民砍桃树,李庆峰又向冉庆臣提出成立桃农合作社的想法。后来,李庆峰凭借自己的执着和村里人的信任,先后走访了1000余户桃农。最终,在长甸镇政府、河口村村委会的帮助下,2014年初,艳红桃合作社正式成立。

桃花开遍山野,李庆峰又开始琢磨借势发展旅游业。“河口村在鸭绿江边,有发展旅游业的地理优势。根本不用重新建民宿,老百姓把自家院墙打开,就能开农家院。”

就这样,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开始留在村里,开起了农家院。经过几年发展,河口村的农家院从最初的17个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个。一到旅游旺季,农家院外街道整洁、彩旗招展,铁锅炖江鱼等菜单吸引了大量客人,村里好不热闹。

“我只是一名普通民警。”李庆峰说。

可在当地村民眼中,李庆峰和其他民警不只是维护着这里的社会治安,更是在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我做的事情很小,群众却把这些事看得很大,我们得更加努力。”李庆峰说。

15年间,李庆峰看着长甸镇的村民们从住着破旧瓦房到户户建起新房,从致富无门到生活越来越好,他越来越爱恋这片土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