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6月25日电(记者白佳丽)24日,在天津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落下帷幕,这也是大会首次“搬上云端”。会上,业界大咖从“面对面”畅谈,改为“屏对屏”相聚,围绕“智能新时代:创新、赋能、生态”主题,共话人工智能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共绘“后疫情时代”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新图景。
“每个产业或多或少开启了数字化进程”
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让中国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变得更有韧性。大家通过在线物流、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实现了“隔而不离”,精准有序的复工复产。
“经过这次疫情,中国或许已经不再有纯粹的传统产业,每个产业或多或少都开启了数字化进程。未来的关键在于,利用数字化科技把数据这个新兴生产要素投入到传统产业的全链条改造中。”任宇昕说。
任宇昕介绍,在武汉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腾讯提供的人工智能辅诊方案,在患者CT检查后最快一分钟内就可以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的参考,帮助医生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借助5G技术,把雷神山的医疗影像数据快速传回医院本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看片效率。
他表示:“医疗健康产业的‘新基建’正在加快发展步伐,数字化升级正在全流程延伸。”
“疫情将倒逼中国产业升级”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今年的世界智能大会首次‘云’办会,也算是一种智能加持的创新体验。但被疫情改变的东西远远不止办会形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
他认为,这场突发的疫情,对全球经济、全球供应链、全球产业链同样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
“中国需要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升产业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后疫情时代’实现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他说。
为加快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和转型发展,今天(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17个部门以及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145家单位,共同启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