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我国信用评级业有望迎来更多国际机构和民营机构

我国信用评级业有望迎来更多国际机构和民营机构
2020-06-20 22:03:01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我国信用评级业有望迎来更多国际机构和民营机构

新华社记者王希

信用评级业开放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一环。

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惠誉先后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正式以独资公司形式进入中国境内市场后,近日政策层面促进这一领域开放再“加码”——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其中一条明确提出“推动信用评级行业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

什么是信用评级?

简单来讲,企业在市场上通过发债融资,但投资者很难简单判断债券是好是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信用评级机构应运而生:由专业人员构建评级模型、发布评级报告,通过级别符号直观评价债券信用质量,不仅为投资人决策提供“慧眼”,也给发债企业带来了便利。

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运行中发挥着揭示信用风险、辅助市场定价、提高市场效率等作用,是金融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被誉为债券市场的“看门人”。甚至可以说,没有可靠、可信的评级机构,资本市场将难以有效运作。

1988年2月,我国第一家社会化专业资信评估公司——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以此为起点,国内信用评级业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评级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评级技术不断发展,认可度逐步提高。

应该看到,信用评级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国内债券市场的快速成长和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06万亿元,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然而,“成长的烦恼”同样不容忽视。

一方面,评级区分度不够、评级“注水”等行业痼疾引发质疑,特别是近两年AAA级等高信用等级债券“爆雷”,令行业公信力“褪色”;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增加,国际投资者对评级服务的需求更趋多样化。这些都在呼唤国内信用评级业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