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糜林。33年来,他用自己的知识滋养每一寸土地,累计帮助200万农民走上致富路,自己却倒在脱贫攻坚胜利的前夜。
那些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为农民脱贫累死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心系农民,脚踩泥土。哪里穷他就往哪里跑,只为了自己的毕生所学能派上用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哪里有求助的信号他都无差别统统接收,只为了托举起每一颗向上的心和致富的梦想。
与农民心连心,为农民服务到底,糜林用自己简单却不平凡的人生为这句话做了最生动的注脚。平实如他,自然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他用扎实行动把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一名知识分子的担当追求,写在沙漠戈壁,写在大山深处,写在几百万农民的心中。
这些无言的诗,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被他的人格魅力和技术实力所折服,加入致富带头人的行列。这个在“创新扩散理论”中重要的“10%群体”的不断扩大,必将让人们看到科技在那些贫瘠土地上更多的可能性。
而每一位直接或间接与糜林有交集的农民,都是这些无言诗的续写者。他们作为科技兴农故事的另一个主角,以同样的笃定和坚持,在时光中写下最可爱的人民摆脱贫困的勇敢与坚韧。
当前,我们已经无限接近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小康梦想,但最后的征程往往也最为艰难。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尤其需要更多糜林这样有担当、有情怀、扎实肯干的共产党员和知识分子。他们的创新气质、勇毅品格、为民情怀,过去是我们谱写中国奇迹的重要密码,未来也是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宝贵财富和信心之源。
(本报评论员)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王龙龙 通讯员 凌酉 叶晓宪)“咽拭子结果是阴性,今天的结果应该也没什么意外吧?”2月13日一大早,张梓轩就洗漱完毕,配合护士采集第二次咽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