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全球疫情大流行,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全国两会以特别的形式召开,备受瞩目。在疫情巨大冲击下,中国经济会陷入衰退吗?增长的潜力和空间还有多大?特殊时期有哪些特殊的应对举措?对于这些热点问题,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十位经济学家作了分析和回应。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巨轮不会因疫情冲击而搁浅,一定能冲破暗礁险滩,继续前行。
杨伟民:疫情改变不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具体的经济增速目标,确实是一个特例。”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没有提GDP增速目标主要是考虑到问题导向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当前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来讲,“六保”是更加重要的任务。
“疫情改变很多,但改变不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杨伟民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完善宏观政策思路,不搞量化宽松,不搞大水漫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缓解了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宏观杠杆率等风险。我国财政金融体系总体上是健康的,无论是总量性、结构性,还是数量型、价格型的政策工具,无论是提高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务等财政政策,还是增加流动性、疏通货币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等货币政策,都有充足“弹药”。
杨伟民指出,我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足可以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市化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仅满足近3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在城市的“住有所居”,就可以显著扩大市场并拉动增长。这类“结构性之殇”解决了,就会转化为“结构性红利”。任何理性的投资者,都不会放弃庞大的、不断成长的中国市场。
连日来,安徽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实施“四送一服”专项行动,送新发展理念、支持政策、创新项目、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帮助当地企业巧解用工、资金、原材料等方面的难题,助力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