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很多应届高校毕业生像张家超一样,借助网络获得了就业机会,还有一些学生正在积极参加“云面试”。高校毕业生是保就业的重点群体。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有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之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对此,各单位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在“云端”向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疫情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市场需求不对称等现象,更使得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大。”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说。
苏华委员认为,虽然有种种就业难题,但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新机遇。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会转危为机、抢抓机遇。比如,目前互联网营销、在线产业等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医疗、公共卫生、康养等行业也充满机遇。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能力,平衡就业心态和价值取向,理性确定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苏华委员说。
关注中小企业,服务重点群体
就业,关乎百姓“饭碗”,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代表认为,虽然疫情对今年就业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保障下,互联网、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直播带货日渐火热,为就业带来了很多机遇。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市场上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还不充足,部分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与市场和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未来,我国产业将加速向中高端迈进,“机器换人”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也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
央视网消息: 随着抗疫情稳经济持续深入攻坚,作为“六稳”之首和民生之本的稳就业也不断加码。近日,中央多次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并积极鼓励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