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5月17日电 题:“木耳院士”和他的“扶贫战队”
新华社记者郎秋红、孟含琪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是我国知名的菌物学专家,30多年来报道黏菌400多种,占世界已知种的43%;发表新种71个,结束了过去无中国人命名新种的历史。他还致力于食用菌产业推广,让食用菌广泛走上百姓餐桌,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是李玉最早进行产业化推广的地方。黄松甸镇有栽植木耳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李玉在出差途中看到当地宣传木耳的广告牌,主动找上门来。
他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培育新品种,探索地面摆放全光栽培,推广微孔出耳技术……几年下来,黄松甸镇成为中国知名的黑木耳之乡,如今镇里全部村屯都从事食用菌生产。李玉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木耳院士”“农民的财神爷”。
发展产业的同时,李玉还带出了一支食用菌科研和产业团队,他的弟子遍布天南海北。团队中既有他的学生,也有不少“编外弟子”。黄松甸镇干部崔成在李玉影响下深深爱上了食用菌栽培,退休后,加入李玉团队,跟随他奔走全国。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李玉和他的团队大显身手,成了一支“扶贫战队”。
吉林汪清、浙江庆元、山西临县、贵州铜仁、河北阜平……“易上手,见效快,食用菌产业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李玉说。
目前全国500多个贫困县中,有很多县都首选发展食用菌产业。“木耳院士”和他的“扶贫战队”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留下足迹。
2017年,通过科技部牵线搭桥,李玉来到陕西柞水“把脉”当地食用菌产业。经过反复实验比较,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直到现在,“战队”成员宋冰每个月都要去柞水进行技术指导、安排相关试验。疫情期间,李玉和他的“战队”还编撰了食用菌生产指南发给各地,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种植两不误。
新华社天津3月13日电(记者张宇琪)三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田里忙。惊蛰节气过后,天津市蓟州区追着春光赶农时的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来到蓟州区桑梓镇西瓜产业园区大棚内,里面种植的西瓜苗和南瓜苗生机盎然
原标题:“禁野令”下蚂蚱能吃吗?专家:害虫能否食用需等官方出细则5月6日,据济南媒体新时报报道,在济南章丘多个村庄,不少农户把养蚂蚱当成一门“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