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写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今年的5月17日,我国8500万残疾人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
三十年岁月弹指间,我国残疾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能看到残疾人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身影,这个特殊困难群体正突破生理和心理条件的束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精准扶贫 为残疾人插上逐梦翅膀
梦想是什么?对于韦忠勇来说,这是一个曾经遥远,现在却可以一口回答的问题。
韦忠勇家住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只能靠拐杖行走,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以前你问我什么是梦想,我可能真的答不上来。”韦忠勇说,如今答案对他来说很简单——带领和他一样的残疾人朋友一同致富。
韦忠勇没有说大话。在当地精准扶贫帮扶政策的支持下,拄着拐杖起早贪黑的韦忠勇靠着养羊、养牛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还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仅2019年就带动30余户贫困户脱贫。
贫困残疾人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据中国残联扶贫办主任解宏德介绍,目前,近三分之一未脱贫的家庭中有残疾人,而未脱贫的残疾人中很大一部分是重度残疾人。
为了让贫困残疾人“不掉队”,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着力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突出困难的实施方案》和产业扶持等一系列助残扶贫专项行动方案。
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落地,贫困残疾人的生活正悄悄发生着变化。解宏德介绍,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我国贫困残疾人数量从700多万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近50万人,其中2019年度净减少约1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