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5月16日电 题:“共和国长子”企业何以逆势增长?
新华社记者梁冬、杨喆、马晓成
鼓足干劲,生产经营逆势增长;稳住链条,产业链持续巩固;攻关不停,改革创新增强后劲……在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中国一重、哈电集团、大庆油田等这样一批“共和国长子”企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这些企业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紧跟国内外重点项目,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为经济恢复持续注入动能。
生产经营逆势增长
近日,在大庆油田一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采油八厂一矿采油108队技术员张岩正紧张忙碌着,他已在此连续工作两个多月,监督施工了30多口油井。
“疫情期间人手少,压裂监督又是个技术活,别人去我不放心,我能坚持!”张岩说。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许多像张岩一样的石油工人忙碌着。数据显示,大庆油田一季度完成油气当量1074.672万吨,同比增产9万吨。其中,完成国内原油产量751.6874万吨、天然气产量13.2333亿立方米、海外权益产量217.54万吨。
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一台数十米高的万吨级水压机正在加工一个被烧得红彤彤的大型工件。附近的操作台上,全国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刘伯鸣正仔细观察着工件的形变状况,不时变换着指挥手势。
“最近客户催着要的产品较多,为了保证企业的信誉和品牌,必须加班加点赶出来。”刘伯鸣说。
“为确保疫情期间生产不滑坡,我们紧盯国内外订单,挂牌督战重点项目,先后签订一系列重要制造合同和新产品项目。”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文俊说,截至3月底,公司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增长69.9%;营业收入为75.17亿元,同比增长52.47%,取得首季“满堂红”。
产业链条持续巩固
疫情期间,部分企业物流运输受阻、需求下降、供应不足,给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黑龙江多家企业通过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支持,加快推进配套本地化等方式,稳定了上下游产业链条。
“产业链事关企业生死,这次疫情让一重与配套企业间有了亲人一样的感觉。”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胡恩国说。
胡恩国告诉记者,疫情初期,中国一重在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曾出现过短暂困难,他们加速推进外协配套企业本地化,使企业在黑龙江的本地配套率提高到52%,还与配套厂家建立了联动反馈机制,对配套企业已累计付款4.56亿元,提高了产业链协同能力。
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哈电集团也积极打通产业链条,带动黑龙江省内配套企业全面复工。集团建立了一本“企业台账”,梳理出为之配套的企业的名称、联系方式,并将这一需求向省、市政府进行专题报告。
在产业链的支撑下,哈电集团在市场连续“攻城略地”,签署了一系列热电联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煤电一体化项目设备供货合同。
改革创新增强后劲
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企业在疫情期间危中寻机,纷纷改革机制,创新产品,夯实后劲,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一重把攻关工程作为增强企业后劲的重点工作,仅一季度企业专利申报21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2项劳模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
在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的同时,中国一重还扎实拓展风电等新业务板块。今年一季度,公司风机轴新产品订货实现3.18亿元,并初步具备300支/月生产组织能力。
近日,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一间会议室内,油气藏改造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此坚守了数个昼夜。页岩油勘探开发是油田的重点工作,为保证进度,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完成方案编写,通过视频软件24小时进行压裂施工指挥和技术指导,在确保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推进各项工作。目前,这家研究院已完成各类设计及规划372项(部),一系列科研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新华社沈阳12月4日电 题:冲破衰退循环 引领生态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本溪绿色转型焕发朝气 新华社记者 和众多老工业基地城市类似,她曾高度依赖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