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国家统计局今天(5月12日)发布的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如何看待数据变化,来看看相关解读。
从同比看,CPI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物价涨幅回落主要受食品价格影响,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96.9%,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创出近期涨幅回落的最大值;此外,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均有所回落; 而鲜果和鲜菜同比价格均在负增长区间运行,也对物价也起到抑制作用。值得关注的是,非食品价格对物价的影响继续减弱,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特别是交通、居民服务、旅游文化等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郭丽岩: 首先是前期的结构性的上涨力量,食品类的价格随着春季生产流通的恢复出现了应季回落的态势。与此同时,目前非食品的价格还是处在一个稳定和稳中略降的态势,受此影响,估计(未来)物价还是会呈现小幅略降的态势。
另外一个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1.4%,扩大29.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9.8%,扩大9.2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轮工业品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快速下行带来的连锁反应。未来,PPI走势将受到全球疫情调控力度以及产业链恢复的进度影响,短期内反弹力度不足。
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许伟: (我国)供给的能力在逐渐恢复,目前部分企业的供给能力实际上或者产能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往年的一个同期水平,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到,受疫情的冲击,需求的恢复可能会相对比较慢一些。
目前,除了境外输入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也备受关注。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总台央视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卢金星。
疫情期间,有的人生病了,但是对要不要去医院却感到纠结。特殊时期,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怎样避免交叉感染,做到安全就诊呢?来看看人民健康小编为您准备的科普小知识,大家共同打响防疫“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