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题:疫情影响下小微融资更需精准化扶持
新华社记者张千千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众多,承载着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的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小微经营者经营出现困难,融资需求大。专家表示,疫情影响下小微融资更需精准化扶持,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能够更好地把资金精准输送到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中。
“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小、盈利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对资金和成本的压力非常敏感。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流动性压力更加突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兆前表示,目前全国有200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8000多万个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作用明显。支持小微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全国工商联、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蚂蚁金服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9-2020小微融资状况报告》显示,小微经营者获得传统银行经营性贷款情况与其经营规模正相关。疫情发生以来,年营收10万元以下的长尾小微经营者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比例仅为6.7%,而规模为300万元以上的头部小微经营者获得传统银行经营性贷款的比例达到25%至35%。
报告提出,小微经营者对精准化扶持需求较高。相比头部小微经营者,长尾小微经营者的单笔资金需求呈现出高频、小额的特点。头部、长尾小微经营者分别主要通过传统银行、互联网银行进行融资。疫情发生以来,部分有融资需求的长尾小微经营者已通过互联网银行信用贷获得融资。
“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正在成为建立和完善小微经营者融资机制的重要主体。从调查来看,民营银行是小微经营者的重要融资渠道,其中互联网银行的作用异常突出。”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副主任涂文说。
疫情期间,各相关部门在原有各项优惠政策基础上,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银行业,在政策的引导下不遗余力加大信贷投放,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
“支持发展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近期发布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注小微企业融资难,引发市场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