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奋斗的青春最美”:“90后”在抗疫一线“蜕变成长”
新华社记者林苗苗、魏梦佳
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救死扶伤……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90后”青年医护人员彰显青春蓬勃力量,成为抗“疫”一线的突出代表。在严峻考验前,在凶险疾病前,在患者期盼中,他们蜕变成长,对医者责任、救治方式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更懂得了作为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
迎难而上 挥洒青春力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的“90后”护师张佳男,是该院首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1月26日到达武汉后,她和其他队员经过紧凑的休整和培训,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改造隔离病区、争分夺秒收治救治……如今,再谈起这段难以忘怀的经历,这位年轻的姑娘仍几度哽咽。“当时我看到一个个急需救治的患者,就只想拼命干活,让患者能赶快入院。”她印象最深的是,最忙的那一晚,他们6小时内收治了24名患者。
春节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就从山东老家回到了北京,报名支援武汉。2月7日,他加入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由于不想让父母担心,他来到武汉数日后,父母才从亲友口中得知他援鄂的消息。
吴超记得,冬天的武汉,隔离病房里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医疗队员们穿着防护服,里面只有一件很薄的短袖刷手衣。排风扇的噪音很大,无论用对讲机,还是直接和病人讲话,医务人员都要用很大的嗓门。时间一长,即便是像他这样“90后”的小伙子,也感到精疲力竭。轮班结束时发现,每个人早已汗流浃背。
1993年出生的王奔是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里最年轻的医生。他说,尽管自己年轻力壮,但由于防护装备笨重,穿上后整个人处于缺氧状态,也不得不每查5位患者就休息10分钟。
“在北医三院三批共137人的援鄂队伍中,‘90后’的比例超过一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援鄂医疗队队长沈宁感慨,“90后”长大了,在隔离病房里有很多高风险的操作,年轻人都主动冲在前面,都想多承担一些。
治疗疾病 也要温暖人心
不仅病毒会传染,焦虑和恐惧也会传染。隔离病房里的患者,不少人会有孤独、无助、恐惧等情绪。援鄂医疗队队员们一方面拼尽全力让救治技术更加精湛,一方面还要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用心温暖患者,用爱缓解病痛。
“我们很多医生、护士都比较年轻,在救治过程中经常喊患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患者也把我们当作亲人,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吴超说,对于患者来说,他们不仅是医生、护士,甚至是亲属的角色,这种精神上的抚慰对患者康复也非常重要。
“过去在医院里,我可能更多关注治疗中的专业问题,比如给患者什么药物,疗效怎么样。但这次在隔离病房里,我发现了心理支持的重要作用。”有6年护理经验的张佳男说,在护理治疗中,一句温暖的话,甚至一个眼神、手势,对患者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面对面的交流,让她和患者的心贴得更近了。
隔离病房里,没有亲人的照顾,洗脸、刷牙、剪指甲、喂饭……患者的生活也都由护士们照料。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里最年轻的队员、23岁的男护士刘金鹏记得,那天在给一位患脑梗的老爷爷喂果汁时,爷爷指着他防护服上的名字,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刻,他觉得“被需要的感觉真好”。
经历考验 “90后”长大了
“以前在家人眼中,我总像长不大的孩子,这次回到家后,他们都觉得我变成熟了。”刘金鹏说。在战“疫”一线独特的经历、严峻的挑战,成为年轻“白衣战士”蜕变成长的“加速器”。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他们获得了成长。
平时喜欢瑜伽、插花的张佳男,赴武汉之前从没在家乡以外的地方生活过这么长时间。在武汉的70多个日夜里,她感到“突然长大了”。
“爱上这份职业不知从哪一刻开始,从病人的点头开始,从战友帮我拉上防护服拉链开始,从爬坡曲线出现拐点的一刻开始……”张佳男在日记中写道。“经过这次战‘疫’,我感到医护人员是一个特别光荣的职业,也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她说。
“这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明白医生这份职业的价值和魅力所在。”王奔说,“回到医院的工作岗位后,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快,尽可能地去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这是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4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刚刚得到最新消息,经过武汉和全国援鄂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至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