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5月1日电 题:盐碱地里的种稻梦
新华社记者孟含琪
北方的春耕正在进行中。走进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姜家村,农田里响起轰鸣声,打浆机正在整地,陈志民在设备一侧指挥操作。
“这是我新买的设备。”他指着田里的打浆机告诉记者。常年与农田打交道,他皮肤黝黑,衣服上也沾着泥土。
陈志民并不是农民出身。过去,他在镇里经营了一家饭店和一家商店,积攒了几十万元的积蓄。可在饭店和商店生意红火的时候,他把店都兑了出去,离开镇里,一头扎进农村研究种地。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别人种地,一看就是小半天。”陈志民说。
“简直是疯了”“这人有问题”,对于他的做法,不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陈志民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姜家村。当时正逢国家鼓励土地“旱改水”,他选择在盐碱地上种水稻。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部,这里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十年九旱,粮食亩产不到吉林省平均产量的二分之一。
排水冲洗,调配肥料,科学选种……第一年,陈志民租了5公顷盐碱地。在这片白花花土地上,开始试种。
结果不尽如人意。秋收时,粮食产量很低,他投了4万元,却赔了3万元。“改良需要时间,不能想着短期见效益。”有人劝他放弃时,他说。
年复一年,陈志民投入的精力和成本也越来越多。随着800万元的投资“砸”进去,盐碱地土质在改变,粮食产量也逐年增加。看到他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土地,亲戚朋友的质疑声少了,有人还借钱给他买农具。
最显著的变化是近五年。随着脱贫攻坚持续推进,村里积极扶持陈志民的家庭农场发展。他承包了140多公顷土地,又贷款购买了现代化农机具,将贫困户吸收到农场工作,年底还给入股的农民分红。
67岁的孙全曾经生活拮据,仅靠20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维持生活。如今他在农场打工,每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已经脱贫。
“盐碱地治理功在千秋,改良后的土地产量会越来越高。下一步,我想继续带着村民们致富增收。”陈志民说,他打算改良更多盐碱地,栽种一些树苗,也计划养牛,在这里实现更多梦想。
新华社兰州2月7日电 题:杨志啸:盐碱地上的种菜“专家” 新华社记者程楠 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靖远县,能从种粮连年歉收到种菜持续丰产,十里八乡的农户都竖起大拇指,说东湾镇有个会种菜的俊后生——杨志啸
《中国粮的奇迹》第一集聚焦于70年来,中国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掘潜力、释放活力,提高粮食产量,从而胜利解决了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的奋斗历程。
买1公斤袁隆平大米,可以改良2平方米的盐碱地,更能扶助内蒙古贫困户脱贫致富。双11期间,来自袁隆平内蒙实验基地的袁蒙大米将在天猫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