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5月1日电 题:不放假的“东书记”
新华社记者汪军、吴思
“‘东书记’,喝点茶再走,坡上坡下到处跑你不累呀?”
“年轻不怕,只要我们村家家户户过好日子,累点不要紧嘛。”
贵州省江口县德旺土家族苗族乡坝梅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东是80后,老老少少喜欢称呼他“东书记”。驻村帮扶即将满两年,但凡提到坝梅,他一口一个“我们村”。
“五一”假期,刘东的帮扶工作并没有放假。村里的牛尾河正在整治,未来打算发展乡村旅游,他忙着组织村民务工。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处的坝梅村,全村539户2033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超28%。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加上驻村干部帮扶,村民在经济收入、生活习惯等方面与过去相比有不小变化。
“我们村现在的产业有石蛙、肉牛,还有少量茶叶和水果,目前通过河道整治打造乡村旅游。”带着记者一边走访,刘东一边介绍。
坝梅村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距离核心区仅有100多米。在这里发展产业,规模和种类都有严格规定。刘东驻村后,通过发展适当规模产业、引导就近务工,增加村民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陈代江一家4口人,通过对接帮扶,他成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在家门口就有一份工作,每个月工资800元。
前几天,76岁的土家族老人柳老三不小心摔了一跤,头上的伤口要缝五六针。刘东得知这一情况,立马开车送老人去医院。柳老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女不在身边,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幸亏有“东书记”。
2018年到坝梅驻村后,刘东对村里的人居环境下大力气整治。58岁的村民敖以州一直生活在坝梅村,对于过去污水横流、猪牛圈舍混乱的状况,他有深刻的印象。如今,通过改厕、改厨、改圈,房前屋后干净利索。
“脏活苦活他都干,现在村里环境卫生大变样,随便走随便看,脏水看不到,臭味闻不到。”敖以州说。
这几天,建档立卡贫困户梁刚接了木工活,刘东很高兴。梁刚是聋哑人,妻子视力不好,“东书记”守在村里,三天两头要去家里过问。
新华社济南2月13日电(记者杨文)“坚决不能溜门子,不能串门,有个别不自觉的人还在串门……”1月27日,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城阳村村“两委”办公室里,孙士贞正用大喇叭广播。 这是记者看到的一段视频
原标题:第一观察|总书记告诫的“大教训”是什么?“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了解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时,这样告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