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记者吴宇、滕佳妮)位于上海浦东的金桥综合保税区21日正式挂牌,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的重大跨越,为“而立之年”的浦东树立发展新载体,也为上海引来“开放活水”。
挂牌仪式上,一批新落户金桥综合保税区的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汽车零配件、物流中心、新能源、5G智能工厂、医药与医疗器械等产业,预计5年后产值近350亿元人民币。
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表示,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海关总署专门出台了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六条措施,将其作为对冲疫情影响、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例如,海关总署最新规定,推进全球维修和再制造业务在综合保税区内全面落地实施;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对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仓库管理系统(WMS)等管理系统且具备海关监管条件的区内企业,实施网上监管。
借助金桥综合保税区挂牌引来的“开放活水”,一批企业大展拳脚:申能(集团)围绕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计划在金桥综合保税区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示范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平台,目标是将金桥综合保税区打造成全国氢能应用综合示范区和氢能产业高地;明基生物技术项目主要从事血液净化领域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一期工程计划2022年投产,年产值5亿元;英正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纸浆模塑设备的研发和销售,计划在金桥综合保税区打造5G无人制造工厂,预计5年后产值可达40亿元。
金桥综合保税区的前身是200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封关面积1.524平方公里。金桥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标志着上海的漕河泾、奉贤、松江、青浦和金桥5个综合保税区均完成转型升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21项支持政策,基本已在上海落地实施。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参照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除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据海关总署统计,2019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值2.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11.9%,高于当年全国外贸增幅8.5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2%,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0%。
新华社上海2月28日电 题:“又见来回穿梭的集卡”——国内最大保税区复工见闻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上海东北角的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成立最早、进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
新华社天津2月19日电 题:发起“双战双赢”攻势——中国北方最大保税区复工复产见闻 新华社记者毛振华、王井怀 “这些飞机大部件从德国汉堡启程,跨越万里运到这里,能组装好几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