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2)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2)
2020-04-21 18:03:01 央视网

最初一周多的时间里,7位患者从南六楼转到了普通病房;而死亡数最多的一天,5位患者离开了……悲喜交加,余追说:“我们做重症救治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需要非常强大。”

是医生,是战士,也是一名武汉人:哭过,痛过,拿命拼过

在余追看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极快,不到最后救治成功,不能放松警惕。1月6日,余追在武大人民医院接诊了62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陈婆婆,其病情进展很快,入住3个小时,她呼吸困难就持续加重——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100%氧浓度给氧下,其血氧饱和度只有70%,这意味着呼吸衰竭可能随时发生。余追当机立断,给患者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暂时保住了她的生命。

持续10余天紧张的治疗之后,陈婆婆的状况开始好转,可以自主进食、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肺部感染也已基本吸收。余追到了金银潭医院之后,仍牵挂着这位重症患者,要求治疗组姚兰博士等人密切关注病情,并想办法找出致病源。终于在两次核酸检测确认为阴性后,2月4日,陈婆婆顺利出院。

然而,尽管每一次都用尽全力,依然有无力回天的时候。1月下旬,南六楼收治了多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据光明网报道,1月23日是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天,有137人在当日确诊。救治同行,余追心情特别沉重。他认为,这是医护人员的不幸。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作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彭银华在金银潭医院的主管医生,彭的离开让余追难以释怀。余追保存着一张照片,照片中彭银华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他非常坚强,求生欲很强”。但2月9日,血氧饱和度急转直下,病情进展得非常快。2月20日晚,彭银华经抢救无效去世,很多护士都崩溃大哭。

余追无比沉痛,但面对疫情,作为带队医生,他更清楚,不管是对医护人员还是同病房患者而言,士气对打赢这场硬战至关重要。他对病房里的患者、被感染的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杨昊说:“杨昊,你给我挺住,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添乱!”杨昊回忆,自己当时充满恐惧但赶紧把头转向墙壁,努力调整呼吸。

那段时间,余追一直住在酒店,两点一线投入救治工作。开车行驶在空荡荡的街道,他不止一次泪流满面。在这座城市生活了32年,余追深知这座城市的温度。封城之下,作为施救者的同时,他也是承受者。而这座城市的900万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斗争。余追说,其间,有未曾谋面的人为他们送来了水果、鲜花、咖啡,而他的校友、54岁的胡曦更是送来了亲自煲的鸡汤。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彼时武汉爱的江河。

2月21日,金银潭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3人,出院56人,出院人数超过入院人数,首次出现“床等人”。

2月27日,医院安排余追暂停在金银潭的工作,开始隔离休整。从冬天到春天,连续工作了两个月,余追不言疲惫。他说,我们哭过,痛过,拿命拼过,因为我们深爱着我们的武汉。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守护武汉 仍在“战场”

最早冲锋陷阵,用生命守护生命,换来的是宝贵的救治经验。余追认为,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越是到了危重阶段,越需要心细。患者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的基础病也不一样,因此,对于病情的把控和治疗方案的调整不可能千篇一律。这时候,特别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观察。

对于重症患者救治,余追坚持“整体观和个体化”的救治理念。尽管有着多年丰富的重症临床救治经验,但每遇到一个病例,余追都会仔细分析研判。这段时间,他总是把一个个患者的病情进展详细地记在笔记本上,仔细分析;与同事反复沟通,实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期待找出更能广泛应用的规律性方案。

余追说:“把重症病人照顾好、诊治好,及时总结经验,分享给更多同行造福更多病人,这是医者的使命。”

余追的“战场”:从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从未松懈

3月以来,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武大人民医院组织多场国际视频研讨会,连线意大利、美国、爱尔兰、埃及、肯尼亚等多个国家的医生。余追积极分享经验,逐一讲解轻型、普通型及危重症患者症状区别、药物使用时间节点、俯卧位通气操作技巧等等。与此同时,余追还利用休息时间,线上直播,把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医生。在4月9日的一场直播中,余追一开始就切入病例讲“干货”,毫无保留地回答海内外医生关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问题,原计划45分钟延长的直播到了两个半小时。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