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4月3日电 题:寄相思,偿夙愿——5封清明“家书”里的决战决胜信念
新华社记者
“他们最牵挂什么?”
“他们生前的愿望实现了吗?”
清明将至,新华社记者回访5位牺牲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家人和战友,他们以“家书”作答:
“在战‘疫’的关键时刻,在战贫的总攻之际,请收下我们的心里话。”
念叨
老丁:
一晃快三年。
今年因为疫情防控,清明节不能去给你祭扫。
你走得急,没交代身后事。但你放心,你在家一直念叨的阳基村,我经常去,经常念叨的村民,我每次都会去看。
春节前跟儿子一起去了龙明帮家。以前他家5口人挤在一间破房子里,没个落脚的地方。现在危房改造的两层楼建好了,养了几头黄牛,大女儿读了职中已经外出打工挣钱……
阳基整村脱贫了,勿念。
【这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职工周忠云写给丈夫丁永华的信。丁永华同志生前是三都县阳基村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9月5日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一线。】
贵州省六枝特区大箐村的产业路四通八达,这里是倪裔豹驻村的“最后一岗”(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勤兵 摄
最后一岗
倪书记:
三年不见,我在村头的魔芋地里给你祭拜。今年大箐的魔芋、辣椒、车厘子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
还记得小尚吗?就是萌生退学打工念头的小尚。你鼓励他坚持读书,送米、送油补贴其家用。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回村里了。
新华社兰州3月21日电 题:甘肃:引洮脱贫活水来 新华社记者张钦、任延昕、多蕾 世界水日前夕,甘肃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地区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洮供水工程二期全线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