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1日电 题:曾经的“烧火棍”成了暖房“神器”——吉林备耕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天气转暖,吉林省梅河口市曙光镇罗家村村民正在地里清理剩余的部分秸秆,为春耕做准备。以前,无处放置就地焚烧的秸秆,现在被村民当成供暖的宝贝。
在罗家村村头,稻田正在返浆,远处玉米地里秸秆散落,像一层棉被盖在黑土地上。走进罗家村,干净的水泥路,整齐的篱笆院,一片片庄稼地,让罗家村显得格外美丽。
快要进田整地了,这几天慕文莲打算等地里再干些,就将剩余的玉米秸秆清运出来。过去,春耕前村民将秸秆拉回家烧火,后来有了煤和家电,没法处理的秸秆只能就地焚烧。
这两年,为解决村民秸秆处理难,当地政府在村子附近建起秸秆颗粒加工厂,村民将秸秆运到工厂,三吨秸秆换一吨颗粒,然后运回家使用。在慕文莲家,整洁的厨房里多了一个一米多见方的金属箱,里面一边储存着秸秆颗粒,一边是火炉。只见慕文莲按下金属箱上的按钮,火炉便很快燃烧起来。
这是一个小型生物质锅炉,操作简单,不仅能做饭,还能取暖。慕文莲说:“过去冬天用煤烧炕,屋里全是煤灰,还不是很暖和。”虽然现在室外温度低,但慕文莲家客厅和卧室很暖。地面贴了地砖,卧室里用床取代了东北农村的传统大炕,跟城里没有两样。“地面安装了地热,通过锅炉加热水进行取暖,冬天最低也有23摄氏度。”慕文莲说。
曾经的“烧火棍”成了暖房“神器”。锅炉仅靠燃烧秸秆颗粒便可满足村民漫长冬日的取暖需要,既节省了取暖成本,还杜绝了秸秆焚烧。“一冬天只需四吨颗粒,也就一垧(公顷)多地的秸秆,我们家秸秆用不了,一些地少的村民还会来我家要一些,村民都把秸秆当宝。”慕文莲说。
罗家村是玉米秸秆固化颗粒利用试点村。经过两年推广,作为吉林省秸秆固化颗粒综合利用试点县(市),梅河口已有24个乡村进行了秸秆炊具使用示范推广。
新华社海口12月12日电(记者王存福)海口市政府近期制定《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及垃圾的通告》,明确海口行政区域内全年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及垃圾,违者最高可罚10万元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9日电(记者冯维健)“这些秸秆,焚烧吧,污染环境;不焚烧,占地不说,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每年秋冬季节,河北省临漳县狄邱乡北孔村党支部书记古玉海都要为村里的农作物秸秆问题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