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与负责ICU的北京协和医院团队会诊,3月2日,张心浩与同事龙小博为刘女士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
气管切开手术在平时并不困难,但疫情中,每次手术都是生死考验。患者气管被切开的一瞬间,会有大量分泌物气溶胶喷出,有极高传染性的病毒气溶胶甚至会溅到医生的面罩上。
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套好沉甸甸的正压头罩,张心浩和龙小博来到刘女士的床边,这些笨重的装备是安全的保障,但也是增加操作难度的障碍。他们需要克服三层手套对触觉的削减,头套内升腾的水蒸气对视野的阻碍。
局麻、切开皮肤、暴露气管前壁、气管切开,气管套管顺利置入气管,气道分泌物没有外溅……两人配合娴熟默契,整个操作迅速精准、干脆利落。看着刘女士血氧饱和度攀升至90%以上,生命体征平稳,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术后第4天,医生们查房时欣喜发现刘女士在听到声音后睁开了眼睛。目前,刘女士已经脱离呼吸机的支持,转到普通病房。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有许多是合并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脑梗的患者处于不清醒的状态下,无法自己排痰,使用呼吸机时间长了,下呼吸道分泌物会导致呼吸衰竭。同时,长期的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很痛苦。
“就像天平的两端,如何使病人获得最好救治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都是医生们需要权衡的。对于气管插管超过两周或者脑梗的患者,一般需要尽早实施气管切开手术。但做手术就会有创口,什么时间手术最合适,危重症患者能否耐受。”陆翔说。
刘女士做气管切开手术的当天,ICU里另外两位危险重症患者也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一位是70岁的老爷爷,另一位是65岁的女性患者,除了感染新冠肺炎外,他们都合并有脑梗,手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排痰困难问题明显改善。
气管切开放在平时是一项并不复杂的手术,但繁重的三级防护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为提高气管切开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在小分队的微信群里,每天队员们都将遇到的问题和体会进行讨论。从止血方法、伤口缝合,患者咳嗽次数,到患者适应症、手术方式都认真总结经验。
“上周三,我们队员给一位69岁的老爷爷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希望这是最后一例需要手术的患者,大家都要好起来!”张心浩说。
新华社武汉3月12日电 题:蔺军义:“火神山”的“板房医生” 黎云、贾启龙、高玉娇 “25-28床的卫生间从屋顶往下漏水。”“11-12床传递窗门关不上了。”“29床的灯管不亮了
新华社合肥1月25日电(记者张紫赟 徐海涛)除夕夜,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发热门诊。 “医生,你们要平平安安的。”除夕夜22点,被赵卫刚医生告知尚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长舒一口气的小王临走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