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暖冬天气造成了今年小麦病虫草害偏重发生。国家加大最新科技投入,力促夏粮稳产丰收。
现在已进入夏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小麦专家王永华正忙着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与往年不同,今年他面对的不是广大农民,而是一部智能手机。
今年2月初,农业农村部在高素质农民网上学习平台“云上智农”启动春耕专栏,由院士、专家牵头的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线发布最新成果,并开展农技培训。王永华就是来自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
远在200多公里外的老庄稼把式杜卫远,种的8万亩优质强筋麦全都是新品种,发现有了条锈病,老杜不敢贸然行动。
听说顶级专家讲课,老杜也试着在手机上学习。看了王永华教的法子,老杜试着下药,效果还真不错。
包括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在内,中央累计投入170多亿元,支持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产业链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天团”。今年春耕,已发布2000多个实用课件和视频。
最新监测显示,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已超过1000多万亩,赤霉病也可能流行,对稳产丰收造成威胁。
安徽亳州农民刘忠山的700亩小麦也出现了病虫害。
关键时刻,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与当地政府签了订单,统一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
为有效推进农业创新驱动,国家打造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集聚科研院所、企业等全国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和力量。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春耕,他们的作业面积占无人机植保的九成多。
在国家农业科技“天团”下沉的同时,农业农村部还建设10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训100万高素质农民,力促粮食稳产丰收。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小麦已陆续抽穗扬花,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6%,春耕进展顺利。
5G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我国数字技术的积累,在这次疫情的防控救治、生活保障及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哪些科技力量正在充当战“疫”尖兵?通过几张海报快速了解一下吧
“脱贫程度看楼房,人均收入看银行,幸福指数看脸庞!”这是安徽省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的岳西县流传的一首歌谣。靠种蔬菜富起来的农民,亲切地把新盖的楼房称为“蔬菜别墅”“茭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