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题:抓住这些政策和机遇,毕业后就业更顺利
新华社记者
为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近期一批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措施陆续推出。当前,毕业生求职是否仍存“堵”点?又有何政策工具、职业机遇?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高校毕业生求职仍有“堵”点待打通
“云招聘”、专项岗位、求职补贴金……得益于各项帮扶政策,近一周就业市场热度持续上升,据智联招聘数据,是复工以来首次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但记者发现,当前高校毕业生签约就业比率仍不容乐观,部分政策措施效能有待提升。
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比例偏低,企业用人需求不稳定,导致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变数加大。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拥军告诉记者,该校不少学生因节后企业推迟复工复产中断了实习实训,还有部分毕业生“被毁约”。
“云招聘”效果有局限。上海某高校医学院应届毕业研究生小陈告诉记者,他明显感觉到眼下自己这样的医学生求职变数大了。“医院招聘方式大都以线下面试为主,我很担心招聘计划会被搁置。”
重庆大学研究生小谭觉得网络面试虽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但如果“晕镜头”则会直接影响面试成绩。而且有些沟通的话在镜头前很难对用人单位说出口。
还有部分高校相关工作质量不高。一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学校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把关不严,推荐岗位中甚至混有“先交钱后上岗”的内容;还有毕业生反映,就业培训课仅教些求职礼仪,内容太“水”。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认为,“毕业生们要修炼内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接挑战。”他表示,特殊时期,高校方面更应把工作做实做细,保障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生效,“稳就业工作中也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
央视网消息: 随着抗疫情稳经济持续深入攻坚,作为“六稳”之首和民生之本的稳就业也不断加码。近日,中央多次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并积极鼓励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