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垄地前端都插着一个标签,上面标有种苗时间、苗坑数量及工人姓名。每名工人有自己的认领区域,手脚麻利的话,一天可种一垄地。基地还安装了自动喷灌系统,每隔5米有一个喷水装置,早晚各喷水一次,每次持续20分钟。
50岁的水磨村贫困户马友玉头戴草帽,一手拿葱苗,一手持小锄,轻轻一锄,便往坑中种下两颗葱苗。
“会种地就会种葱。”虽然以前没种过葱,但对马友玉来说,并不难。“我们家离基地不远,中午还能回家吃饭。”以前马友玉在家耕地,种些洋芋、包谷等,丈夫依靠打零工谋生。听说村里引入香葱基地,能务工,她便过来试试。
香葱基地负责人徐春芳去年开始在昭通市昭阳区种香葱。经过当地政府引导,今年年初他和妻子决定到水磨镇扩大香葱种植产业。
“高峰期每天需要近300名务工人员。”徐春芳指着一片刚种下的葱苗说,香葱一年可长四季,每季亩产2.5吨左右,劳动力需求量大。香葱采收后将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
徐春芳盘算着,稳步扩大香葱种植规模,从现有的600多亩增至2000亩,以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让更多周边群众有稳定收入。
春日农耕正忙时,乌蒙山区一派生机。
新华社贵阳3月8日电 题:“此时山里的病人更需要我”——广州女医生黄迪坚守贵州乌蒙山区战“疫”记 新华社记者杨欣、骆飞 这个春节,为了帮助贵州毕节抗击疫情,医生黄迪狠心地“抛下”了家人
新华社贵阳1月11日电 题:乌蒙山里的“针线情”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段羡菊 刘智强 崔晓强 隆冬时节,云贵高原的乌蒙山里,寒气逼人。 脱贫路上的村民们用手中“一针一线”,表达着心中朴实情感
红军大桥全面建成 又一座“超级工程”在我国西南山区建成!30日,位于川黔交界乌蒙山区和“四渡赤水”革命老区的赤水河红军大桥全面建成交付,并具备通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