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3月12日电 题:栽种“脱贫梦” 打赢“两场仗”——贵州贫困山区绿色发展见闻
新华社记者骆飞
3月的贵州乌蒙群山,满目苍翠。在平均海拔2200多米的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不少山头上华山松迎风而立,为这片高寒台地增添绿意。
“我们村之前一到春天刮大风,风沙扬尘比较明显。这几年退耕还林,生态比过去好很多。”板底乡雄鹰村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袁博说,大家这几天在加紧栽种桃树,今后能防风固沙,还能采摘鲜果,能较好地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少数民族聚居的板底乡是威宁县深度贫困的乡镇之一。这里山高坡陡,气候高寒,人们一直都面临着保护生态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这几年,为了加快脱贫,板底乡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种植经果林等,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这段时间,雄鹰村的村民们都在地里忙碌,抢抓农时。“目前,桃树苗还处于休眠期,不能再耽误了,否则存活率比较低。”袁博说,这是广州番禺区的对口扶贫项目,乡里采购了1万株苗,希望今后发展成为村里的脱贫产业。
2018年3月,被贵州省人民医院选派到雄鹰村驻村帮扶至今,袁博感受到在贵州贫困石漠化高寒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栽种经果林等,对改善自然生态,加快脱贫具有的重要意义。
“栽种果树是着眼长效扶贫,村里还在经果林下套种蔬菜、中药材等,以短养长帮助老百姓增收。”袁博说,有良好的生态,脱贫攻坚才能更持久。
栽好树更要管好树,村里聘请了31名村民担任护林员,每个月给补助。同时,板底乡还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以充分调动老百姓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目前,退耕还林每亩补助标准是1500元,分3年发放给村民,鼓励他们参与生态管护,共建美好家园。”袁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