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王葵(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 二级心理咨询师)
分类是人们重要的思维模式,不仅体现在把生物分成若干种和属,对日常生活而言也非常重要。这个重要性远远超越了我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家什,更体现在对“我们”和“他们”的二分界定。
“我们”这个概念常常代表熟悉、安全、可依靠,而对被称呼为“他们”的对手则表现出一些难以掩饰、或多或少存在的微妙距离。
2月14日,一名新冠肺炎患儿从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治愈出院。王家满摄/光明图片
新冠肺炎康复者往往会把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归为“我们”,而许许多多未曾患病的个体则可能被归为“他们”。现实情况是,新冠康复者的数量占总体人群的比例很小,几乎周围都是“他们”。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周围都是“他们”时,我们对自己独特性会有很好的觉知。好比一个第一次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也会对“中国人”这个身份有非常深刻的体验。类似的体验还会出现在工科专业的班级里几个稀稀落落的女生身上,或者出现在幼教专业班上星星点点的几个男生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很多事情的归因会不自主地往某个让人具有“独特性”的维度上靠。如果在国内,无论被款待或者被怠慢,大家都不会做出“因为我是中国人”这个归因;但是,如果在国外,和一群外国人在一起,这个归因非常可能不由自主地冒出来。
因此,出院之后的新冠康复者有可能会对自己“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身份更加在意。过分的在意会导致敏感,会以一种和患病前不同的目光来审视一些其实很平常的经历。
为什么熟人不再跟我打招呼?为什么人们急匆匆地从我旁边经过?为什么门口的保安对我不如以前那般热情?——其实在新冠疫情之前,人人都有过遇到熟人但对方没有打招呼,甚至自己主动打招呼别人也没有回应的情况。但是经历过“新冠诊断”之后,在“新冠肺炎康复者”这个崭新标签的驱使下,人们可能会把一些寻常的经历和“新冠肺炎康复者”这一特殊身份联系在一起。
新冠肺炎康复者还需要意识到一点,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其实人们之前默认的社交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其中比较突出的点,可能就是人际距离的拉大。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为主,因此加大人际距离本身就是防控工作中非常必要一环。换个方式说,居家隔离,其实就是强行减少人际接触的可能性,也在客观上拉大了人际距离。人际距离的加大意味着疏离感的产生。若普通人群已经深刻体验到,那么在新冠肺炎康复群体中,这种疏离感很可能被放大。
如果新冠肺炎康复者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这种过分敏感的情况,无需自怨自艾,也无需自责。这是个体应对新冠肺炎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时间往往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整理/光明网记者 战钊)
连日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举措和积极成效受到海外媒体高度关注。许多媒体刊发报道和评论指出,中国防控疫情高效有序展开,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