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3月7日电 题:藏粮于技 兴农于技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
无人机播撒农药、“种田管家”打理水稻、农技专家在线看田……正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各地春耕图里出现的农业科技让人眼前一亮。要确保农业生产顺利渡过疫情难关,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体系发展,就必须用好科技这把利器,藏粮于技、兴农于技。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推广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贡献越来越大。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特别是今年春耕因疫情增添不少困扰,而农业生产又一刻不能耽搁,紧迫之时,农业科技及时出手,保证疫情不误农事,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村里买不到农资,有电商送货上门;农民急需农技指导,有专家在线视频教授;耕作人手不够,农业机械披挂上阵……科技手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春耕期生产救急解难。
虽说在此期间有的农业科技是为防疫所需、应特殊时期所急。但这场“危”也让人看到农业科技发展之机: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农业新业态有了更大催生空间,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改变,生产技术正在加快实现更新换代。
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就必须因时而动,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与科技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让农业科技在提升单产、改善土地质量、提升比较效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而实现智慧农业新突破。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升级,搭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让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农业科技创新仍是三农短板,许多农业技术尚未真正走进广大农家田舍。特别是在西部不少偏远落后地区,以及丘陵、山地等地形复杂区域,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相对较低,存在农业机械装备难以普及等困难。种种不足,也为农业科技带来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政策支持,尤其在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耕地有限,技术无限。用好科技这把利器,才能真正让科技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 (张桂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优化农业行政审批服务,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农资供应和农业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