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5日电 题:易地生态搬迁焕新生——西藏日喀则拉孜县明玛村蹲点手记
新华社记者陈尚才、侯捷
见到阿旺时,她刚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扶贫产业园区领到1.4万元工资。手拿着工资,阿旺开心地合不拢嘴。
这是阿旺在自家门前的藏毯编织合作社辛苦半年赚到的钱。她不再是居无定所的打工妹,而是变成了懂技术、有本领的编织工人。和她一样,村里有30名群众在扶贫产业园区实现了稳定就业。
阿旺所在的明玛村,位于拉孜县查务乡。3年前,全村46户244人还生活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深山里,以放牧为生。当时,他们住在石木结构的危房里,喝着人畜共饮的冰雪融水,用电仅靠一小块光伏电板,蜿蜒颠簸的土路是唯一能走出大山的路。
怎样让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生产资源极其匮乏的明玛村摘掉贫困的帽子,曾是驻村工作队、县乡干部们的心病。
经过调研论证,明玛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被提上日程。根据规划,整村将迁至低海拔的拉孜县城新城区。
“我们早就想搬了!”4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白玛说,过去明玛村吃水难、出行难、用电难、就医难,看着山下别的村发展得好,大多数村民都有搬到其他地方去的想法,“乡干部来征求对搬迁的意见时,没有人不答应。”
经过科学规划,一座生态宜居的“明玛小区”在县城拔地而起,明玛村46户群众全部搬进了红顶白墙的二层藏式新居,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间等应有尽有。小区内,文化活动广场、休闲区、绿化带等一应俱全。
挪了“穷窝”,还要拔“穷根”,承载搬迁群众生计的产业园区应声而起。记者走访了拉孜县农业示范园区、扶贫产业园区和搬迁群众家。
群培次仁家曾是明玛村家境最不好的一户。他和母亲仓琼患有不同程度的眼疾,既不能上山放牧,也无法外出务工。搬迁前,一家仅靠6只羊及政策性补贴生活。
经过培训,群培次仁被安排到附近的产业园区缝纫校服,每年有1万元的收入。期间还与拉孜镇姑娘塔拉喜结连理。塔拉每年外出打工收入超过2万元。
“我们家开的小卖部,每年也有近1万元的收入。再加上残疾人补贴、养老金等各类政策性补贴,日子越过越好了。”群培次仁介绍,像他一样在产业园区工作的明玛村村民还有很多。
新村的生活很舒适,旧村的草场也没有浪费。当记者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垭口向下看时,一座有几十间石木房屋的小山村就坐落在山沟里,有些安静和落寞。这就是搬迁前的明玛村。
2019年6月,明玛村牛羊合作社正式成立。村民以牛、羊及现金方式入股合作社,推选6名羊倌在明玛村原址放牧,牲畜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年终按比例分红。
白玛和村民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全村搬走后,26万亩草场全部还给了大自然,也为牛羊腾出了广袤的天地。合作社集中管理,避免了过度放牧,让高山草场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现实,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
曾经,险峻颠簸的土路是明玛人的共同记忆。现在,连通八方的道路让明玛青年对新生活充满憧憬。
16岁的明玛学子巴桑卓玛,如今在县城中学读初三。“明年考上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应该没问题。未来我希望能考到内地读大学,毕业当警察。”巴桑卓玛略带羞涩地说,“我觉得警察很酷!”
2019年5月,28岁的索朗扎西第一次坐上飞机到了首都北京。这一趟,他和他的同乡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通过《飞弦踏春》激越的琴声和铿锵有力的舞步,将国家级非遗“拉孜堆谐”呈现给了国内外的来宾。
“经过前期的排练,对每个动作非常熟练,跳舞的时候我反而很享受。”索朗扎西说,“北京那么好,中国那么大,我还想再去看看。”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0日9时33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8.63度,东经87.42度。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0米。